- 借力中國,讓美國再次偉大2017-01-09
顧屏山(George Koo) 新美國媒體董事
對當選總統特朗普來說,不幸的是,他不能無視前任留給他的中東戰亂。但如果堅守與各方友好相處的信念,就可以避免產生更多衝突和新的地區緊張。在中國問題上,特朗普有機會再起爐灶。
- 中國應給特朗普一些時間2017-01-06
傑瑞德·麥金尼(Jared McKinney) 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方人士試圖用海洋安全或反對美國在中國周邊海域進行軍事偵察,來解釋捕獲美國無人潛航器一事。中國捕獲這一設備是向當選總統特朗普發出一個信號,即中國不打算容忍任何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威脅,而特朗普正是通過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對這一原則發出了威脅。不過,現在還沒有必要因為突發行為而疏遠當選總統特朗普及其顧問。中國的經濟及全球影響力使它能夠在國際社會中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而且,中國的實力並不在於能從水下撈出美國無人潛航器,而在於它的地區及全球經濟影響力。
- 美國疏離西半球貿易,中國乘虛而入2017-01-06
埃里克•法恩斯沃思(Eric Farnsworth) 美國美洲委員會暨美洲協會副主席
本世紀初中國進入拉丁美洲,改變了地區形態,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了除傳統上依賴美國市場以外的多元化機會。當美國貿易上從西半球撤股之時,中國已經蓄勢而入。
如何應對特朗普發起的「核軍備競賽」2017-01-05
李彬(Li Bin) 清華大學教授
近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必須極大增強和擴展核武器能力。但這需要實質性地增加運載工具數量,特朗普恐怕力不從心,他的帽子戲法除了干擾中國的注意力,並沒有實際作用。中國現在最重要的是戒驕戒躁,按照自己的規劃做好自己的事情。
2016年國際形勢 — 「亂」、「變」、「治」 息息相通2017-01-04
王嵎生(Wang Yushe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執行主任
「亂」、「變」、「治」是2016年國際形勢的三大特點,這三者息息相通、彼此關聯。共商、共治、共享是順應時代訴求的大問題,希望特朗普順勢而行,在2017年為美國也為世界帶來福音。
- 伊朗:特朗普當選後中美在中東的新博弈2016-12-20
賀文萍(He Wenping)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如果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將自毀國際形象、國際道義以及特朗普執政後的外交開局。中國和伊朗都希望維護和繼續推進伊朗核協議。特朗普一意孤行的話,會在戰略上失去伊朗以及美國在中東的話語權,還可能付出與歐洲盟國關係破裂的代價。
- 去全球化趨勢下TPP走向何方?2016-12-20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雖然高調宣布退出TPP,但特朗普不會輕易放棄對亞太乃至全球的領導權。中國積極推動的FTAPP正受到越來越大範圍的認同。
- 給特朗普對華政策的五點建議2016-12-19
楊潔勉(Yang Jiemian) 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美國新領導人必須真正意識到,以建設性方式處理美中關係對兩國和整個世界來說至關重要。雖然特朗普計劃收回美國在海外的部分承諾,但他不能隨意更改所有市場規則。他把美國大部分經濟問題歸咎於中國是選錯了對象。
最最重要的問題2016-12-19
郝志堅(Dennis V. Hickey) 密蘇里州立大學傑出教授
特朗普大選獲勝對中美關係意味着什麼?他沒有政府工作經驗,這在所有美國總統當中獨一無二,也意味着這位新總統沒有政治背景來讓中國人預測其行為。在官方「對華政策」方面,即將入主白宮的特朗普可謂「一張白紙」。
- 從特朗普當選看中美關係2016-12-16
袁鵬(Yuan P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中美實力對比拉近的趨勢在發展,美國自身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國際格局演變對美國地位不利。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必須以更加務實、理性、包容甚至創造性的思維去制定未來的對華戰略。
- 當選總統的中國狂人策略2016-12-16
齊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訪問學者
搞戰略性突襲和樹立非理性形象,是邊緣遊戲中的經典策略。遊戲的一方強調自己打算在懸崖邊「跳舞」,使風險最大化,導致對手最終讓步。必須透過稜鏡,或者從佯裝的非理性角度,來看待特朗普與蔡英文的通話。特朗普是個好學的商人,他可能考慮過歷任總統的策略,並發現扮演「狂人」更能達到他的終極目標,即利用中國在台灣問題這類國家核心利益上的堅持,換取貿易和就業協議,這是他既有的政治承諾。
兩隻"黑天鵝"的啟示——"特朗普現象"與時代變遷2016-12-15
王嵎生(Wang Yushe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執行主任
美國「特朗普現象」和亞洲「杜特爾特現象」,可能預示着時代變遷向著質變飛躍。
- 東南亞盟友改變隊形2016-12-14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當選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從而令協議胎死腹中。對那些加入美國主導協議的東南亞國家來說,這是它們反思自己政策選擇的時刻,而這使它們投向更穩定的中國,而非不靠譜的美國。
- 特朗普的蠢招:把亞洲經濟領導權讓給中國2016-12-14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國際貿易的攻擊,尤其是打算退出TPP,將使中國掌握亞洲經濟領導權,阻礙「讓美國再次偉大」目標的實現。
特朗普的"學習曲線"也許很長2016-12-13
王文峰(Wang Wenf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
政策比總統任期更長久,因為事關美國自身利益。特朗普的個人風格證明,它對吸引今年勝選所需的選民十分有效,但入主白宮後再想藉此吸引全世界,就不那麼管用了。我們必須期望他把握國際關係微妙之處的速度比他隨性風格所預示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