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強軍」計劃評估2017-04-18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賈春陽(Jia Chunya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特朗普推出「有史以來增長最多」的國防開支,意味着他將大幅提升軍事在美國對外戰略中的作用,可能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投入出現實質增加,給亞太地區形勢帶來新的變數。
- 設計一支能打敗中國的美國艦隊2017-04-13
史蒂文·斯塔什維克(Steven Stashwick ) 紐約獨立作家和研究人士
華盛頓的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發表題為《恢復美國海權——美國海軍新的艦隊結構》報告,概述了它認為要在一場可能的戰爭中打敗大國(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海軍未來艦隊應該是什麼樣子。
- 為何要擔心中國軍事技術相對落後2017-03-03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學者》副編輯
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會變得比美軍強大,但並非出於人們所想的原因。
- 奧巴馬的戰爭政治遺產2016-12-15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學者》副編輯
巴拉克·奧巴馬總統2009年上任時,大約有18萬美國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與叛亂分子作戰。這位第44任美國總統被選出來結束長期戰爭,讓美國國防政策轉向小規模行動和「在國內建設國家」。八年後,奧巴馬總統的戰爭遺產又是什麼呢?
- 美國沒有能力以軍事手段阻止中國國際行為2016-11-28
鄭羽(Zheng Yu)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2016年夏季中美兩國海軍編隊在南海出現了劍拔弩張的軍事對峙,但7月12日仲裁案結果公布後,美國並沒有像菲律賓海演習所暗示的那樣不惜以武力捍衛仲裁結果,這說明美國決策者並不認為美國有能力以武力改變或者阻止中國的國際行為。
- 中美軍事關係「新常態」2016-09-12
姚雲竹(Yao Yunzhu) 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少將
中美軍事關係已超越傳統兩國邊界,走向地區乃至全球領域。儘管中國與鄰國(其中一些是美國盟友)的雙邊糾紛導致中美之間出現新摩擦,但隨着中國軍事影響力擴大到全球,它發現自己有更多機會與美國對手合作。
- 「封口令」何時不算「封口令」?2016-04-15
瓊•約翰遜-弗里茲(Joan Johnson-Freese)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
哈里斯上將和奧巴馬政府之間發生的小插曲,如果有的話,還是圍繞政策。在核安全峰會上與中國實質性接觸,被看成比用美國軍事力量對抗中國更有效。一方面提建議,一方面可能不得不去落實與建議南轅北轍的政策,雖然不易,但卻是文官與軍方關係的基本前設。
- 美國把南海當作遏華"主戰場"2016-04-06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華盛頓強行介入南海問題加劇了地區局勢的複雜和緊張,這種自私行為違背時代潮流和南海地區國家根本利益,是註定行不通的。
- 美國南海軍事行動的政治化2016-03-29
胡波(Hu Bo)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
通過使用先進武器平台,加上媒體包裝與宣傳,美軍的表演很有好萊塢大片架勢。但戰爭離我們還很遠:美國只是試圖通過軍事、政治、外交、輿論等手段,增加中國維護主權行動的成本,在外交上讓中國難堪。
- 印度洋上的「鋼鐵般友誼」2016-02-10
薩賈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兼職教授
目前,巴基斯坦的軍事裝備半數由中國提供,中國還表示願意向巴基斯坦轉移技術。隨着地緣政治聯盟的變化,共同利益驅使着中國與巴基斯坦越走越近。
- 2015年中美兩軍關係及展望2016-01-08
周波(Zhou B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2015年,中美雙邊關係依舊毫無懸念地在反彈和受損之間擺動。2016年世界形勢不容樂觀,「伊斯蘭國」領導的恐怖主義日益猖獗,而反恐努力也愈見聲勢浩大。這可否促成中美在反恐方面的軍事合作?
- 沖繩美軍新基地危機凸顯奧巴馬「再平衡」戰略缺陷2015-11-30
何思文(Stephen Harner) 前美國國務院官員
在東京,安倍政府正在設計一個讓美國海陸空部隊自由使用的新基地。奧巴馬政府的目標是在東亞保持不可挑戰的軍事優勢,而作為目標一部分的基地建設已經加劇了整個地區的緊張。
- 美防長解析美國應對中國戰略挑戰2015-11-13
理乍得·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最近發表講話,評述了中國通過在南海採取強硬立場,來挑戰美國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可能性。理乍得·魏茨認為,考慮到兩國間複雜多變的關係,卡特的做法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