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防長解析美國應對中國戰略挑戰

2015-11-13

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結束最近對亞洲多國的訪問之後放了一炮。11月7日,在有美國軍方高官和兩黨顯赫政治領袖參加的里根防務論壇上,卡特作主旨演講,他在戰略語境下解釋了過去一周自己在亞洲的言論與行動。用他的話說,五角大樓的一個首要任務是“威懾,如有必要的話,起而應對來自高端對手(如中國和俄羅斯)的地緣戰略挑戰”。

美國防長在南海登上核航母-1.jpg

據美國海軍網報道,2015115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搭乘MV-22B魚鷹戰機抵達正在中國南海海域航行的CVN-71“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進行視察。

 儘管卡特聲稱,比起俄羅斯中國對美國還不構成直接威脅,但中俄兩國都潛在地挑戰着國際秩序規則,這種秩序“幾十年來服務於美國、我們的諸多友邦和盟國,是的,如果你們好好想一想,還有俄羅斯、中國和其他許多國家”。這些規則包括“和平解決爭端、免除脅迫的自由、尊重國家主權、航行和飛越自由”,以及其他數十年來促進了亞洲和平與安全的行為標準。

最本質的挑戰是,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自然而然“在其目標和能力上變得更加雄心勃勃”。此前一周卡特訪問了數個國家,參加雙邊和多邊會晤,他還巡視美軍設施,登上正在有爭議島嶼的南部巡航的美國航母。他(在里根防務論壇的主旨演講)回到了此次訪問主導其言行的主題,他強調說,美國“在亞洲海上安全,包括南海的動態方面有根本的利益”。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上貿易要經過那片水域,每年前往美國的船運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對那裡的填海工程感到擔心,”卡特解釋說,“中國填海比有史以來該地區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為回應中國在南海進行的大規模陸域吹填,避免出現這些建造物被軍事化的可能,美國海軍在該地區採取了另一次常規的航行自由行動。10月27日,美國海軍驅逐艦拉森號駛進中國過去一年在南沙群島一帶興建的人工建造物的6至7海里以內。

這一行動符合國際法,也符合美國的盟國及其他有關各方的意願。之前幾年,美國和其他國家公開、私下裡都呼籲北京收斂其新的自大姿態。據美國不是締約方但仍然遵守的聯合國海洋法,各國不得對通過人工建設而升到海平面以上的水下地物周圍聲索標準的12海里領海權。

中國政府官員和分析人士抨擊這些行為具有挑釁性。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寫道:“美國公然的軍事挑釁不僅會傷害中美關係,如果繼續下去,也會導致那片海域有發生衝突的危險。”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高級研究員張沱生稱這一行為“對中美關係非常消極而有害”。《人民日報》高級評論員馬世琨稱, 可想而知美國的舉動冒犯了中國人民,他們認為這是“蠻橫無理的流氓霸道行徑”。在馬來西亞與卡特會面時,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警告說,對於美國在被中國當作領海的海域從事航行自由活動,北京的容忍是有“底線”的。

但卡特對常萬全表示,美方將繼續進行航行自由的行動。在里根論壇上,他強調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因為“所有東南亞國家都強烈要求我們支持”航行自由,這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是被普遍接受的原則。卡特強調說,“是中國的陸域吹填,這種新行為”威脅了航行自由。

除了為美國的航行自由行動辯護,卡特還重申了五角大樓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所作的其他貢獻:在該地區部署了更多更好的美軍資源,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反潛和電子戰、網絡和導彈防禦,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與此同時,五角大樓對其計劃作了升級,以便更好地抵禦入侵者、保護盟國,“並為應對該地區比以往我們見過的更廣泛的意外衝突作準備”。

作為努力的一部分,美國還建立了更強大的地區安全架構,藉助多邊軍事演習等措施提高當地軍事力量。例如,新的海上安全倡議就旨在通過美國的援助,增加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通過交換數據識別和克服共同面對的問題的能力。

雖然如此,卡克在他的里根論壇演講中重申,所謂的美國亞洲再平衡政策和美國支持的全球架構“從來不以抑制或壓倒任何國家為目標……其中包括中國”。五角大樓在積極尋求“與中國增進理解、減少風險的機會”,例如通過信心與安全建設措施,以及“為應對海盜、人道主義災難和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而進行合作。

卡特幫助確立美國航行自由語境的表態在網絡上備受詬病。北京不可能願意威脅亞洲的海上運輸,因為中國是最大的獲益方。但中國最近通過建設人工島嶼加強在該地區的主權聲索,提高軍事能力,挑戰地區現有的海上秩序,這些有可能增加主權聲索國之間蓄意對抗的風險,更嚴重的是,它會大大增加因為誤判而導致發生意外衝突的危險。因此,中國在領土問題上新的、過分自信的立場可能不以其意志為轉移地威脅到整個世界的安全與繁榮。

美國的目的是通過強調這些危險,抑制中國的過分自信,同時讓美國的盟國確信,它們需要有應對恐慌的反制手段,如加快推進自己的陸域吹填建設或使當地軍事化。美國政府選擇了它所能做出的最溫和的反應,要求艦船避免有挑釁行為,例如在有爭議地區進行軍事演練。“我們希望在國際法下維護我們的權利,”一位匿名官員告訴媒體。“但還不到戳中國的眼睛,或讓事態沒有必要地升級的時候”。

批評人士認為這種做法太溫和,擔心軟弱會鼓勵而不是阻止中國的挑釁。他們抱怨說,9月份習奧華盛頓會晤以來,中國在領土甚至在網絡爭端上的行為並沒有根本的改善。媒體報道指出,美國軍方的一些人希望做出更強硬的回應。一些西方專家主張,美國應該利用中國當前的經濟疲軟,讓北京呆在它該呆的地方。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經濟放緩是周期性的,還是一種長期趨勢,即像發達經濟體,包括美國和近年的日本,轉向較慢的經濟增長。即使經濟增長較慢,中國的軍事潛力看起來仍在增加。在上周的會議上,東盟十國的國防部長拒絕公開批評中國在海上的所做所為,雖然其政府私下裡敦促五角大樓採取一些緊急的高調震懾行動。這也有可以促使華盛頓採取低姿態。

就現在而言,美方政策是審慎地把目標集中於保持對北京強硬的領土立場的關注,並以促進而不是破壞地區穩定的方式,努力對中國日益強大的國力加以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