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與紐約:建築物的挑戰2017-03-27
陳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代表
中國和亞洲的城市正以飛快速度向四周和高處發展。宜居、動感和充滿生機的城市比任何數量的摩天大樓——不管它們多麼雄偉多麼高——都更能證明國家的繁榮與政策的成功。隨着美國與中國的城市越建越高,其背後所堅守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 中國智庫:招賢納士的全新「旋轉門」2017-02-03
李成(Cheng Li)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徐培婧(Lucy Xu)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助理
中國的「旋轉門」基本上是單向運作,黨的退休高級官員進入智庫,但相反的流動卻罕有發生。不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最新表態和舉措顯示,真正的「旋轉門」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智庫的重要支柱。
- 「自由民主」沒落了嗎?2017-01-16
何亞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長
作為全球化領導者的美國,如果把政治與經濟格局的變化視為對其長期保持的世界統治地位的削弱,並由此試圖改變全球化趨勢,那將是十分不幸的事。其結果將是混亂,是無論自由民主制存在與否,所有國家都將陷入動蕩。
- 生活方式病:中美面臨的共同挑戰2016-12-15
陳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代表
在美中兩國,公共、私人和非盈利部門的領導人必須採取加快對傳染病和生活方式病作出更有效反應的政策方案。這樣做會使持續的增長與繁榮更平穩,為更健康富裕的世界鋪平道路。
- 確立「習核心」是當今中國的一件大事2016-11-25
秦曉鷹(Qin Xiaoying) 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只要認真分析中國今天面臨的各類複雜而尖銳的挑戰,就多多少少會明白,中共確立習近平為中國執政黨「核心」,其實是一種自然與必然。
- 習洪會:強調底線 摸索新局2016-11-15
朱松嶺(Zhu Songling)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習洪會」是目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充滿挑戰和變數情況下兩岸關係的重要事件,具有強調底線、摸索新局的重要意義。
- 六中全會引發的思考2016-11-11
俞邃(Yu Sui) 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全面從嚴治黨,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地預防腐敗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使監督機制化。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是黨內監督機制化的保障。
- 從北京到英國脫歐:有趣年代的生存與退出2016-11-07
陳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代表
今天,從美國醜陋的大選中的選民,到夸夸其談的菲律賓新當選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到處都在表達對當代治理架構、對不平等和精英主義的憤怒。這種無助的感覺是如此真實而明了。但它真是全球化引起的嗎?還是有其他原因?
- 正確解讀民粹主義的反抗2016-10-26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雖然2016年可能是政治民粹主義當道的一年,但並不等於「孤立主義」就是當前美國對世界的態度。事實上,在移民和貿易等關鍵領域,特朗普的言論與多數選民的想法並不一致。
- 中國需要政治透明化2016-09-14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國全球金融、政治影響力的上升,意味着它發生的事情會產生世界影響。為此,穩定和可預測即是重要的德性。正如道格·班多所說,中外利益的一致使政治透明成為必需。
- 中國的人口宿命2016-09-08
湯姆•沃特金斯(Tom Watkins) 密歇根大學孔子學院顧問
未來15年,中國將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將減少2億多。中國人口急劇老齡化將對它的方方面面產生重大影響,但建立滿足需求的社會保障網既昂貴又複雜。
- 中國需要丹佛這樣的城市2016-09-07
何慕天(Matthew Hartzell) 地理學家,城市規劃學家
應對中國城鎮體系的系統性失衡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但是,隨着服務業和高科技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增強,沒有理由認為公司和工作機會不會更均衡地分布於中國的城市網絡,正如它們在美國一樣。
- 當下中國切勿輕犯兩個錯誤2016-08-05
鍾偉(Zhong Wei)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隨着中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日益錯綜複雜,中國在對外關係和經濟轉型中,一要避免中美持續安全競爭過程中風險管控失敗,二要避免經濟進入新常態後中高速增長的決定性意義被低估。
- 不可因價值觀否認中國互聯網管理權2016-04-28
羅吉爾•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 媒法與政策比較項目研究員
羅吉爾•克里默斯認為,要想保持全球互聯網的持續發展,西方就必須明白,中國也有其必須被尊重的合理利益和主張,即便其政治體系的基礎價值觀和西方完全對立。相應的,中國也必須明白這一事實,在全球舞台上不是所有規則都是美國擴張自身權力的工具;為了維持全球的穩定和繁榮,中國也必須遵守這些規則。
- 奧巴馬不做"跛腳鴨"2016-04-21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儘管2014年中期選舉民主黨慘敗,奧巴馬在第二任期內仍取得一系列成就,這意味着他堪躋身美國歷史上有較大作為的總統之列——雖然他沒能改變美國看待世界事務時的因循守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