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自由民主」沒落了嗎?

2017-01-16

無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還是政治制度,自由民主飽受抨擊已有時日。過去幾年裡,世界風雲激變,有不少人對自由民主有可能沒落表示哀嘆。但只有這一次,當候任總統特朗普準備領導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再次偉大”的時候,抨擊和哀嘆是來自美國內部,而非外界。

S4.jpg

這種哀嘆在美國學術圈子裡時有耳聞,一些人認為,最近美國能夠產生出最好領導人的選舉制度的失敗,以及美國政治激進化和民粹主義浪潮興起,說明治理精英與百姓之間的社會分裂日益加深,意味着主導西方國家並影響全球治理數十年的自由民主可能走向末路。

治理精英和許多自由主義學者擔心深入人心的自由民主從內部腐爛。自由民主及其政治制度所支撐的資本主義大廈已經開始從根基上搖晃。念及此,許多人都好奇美國領導的全球自由秩序將會發生什麼。

退開一步觀察,我們似乎可以看到,自由民主制正在痛苦地扭曲掙扎,在當前的人們抨擊下,在知識分子的普遍自我懷疑下苦苦求生。多年來它在主要西方國家敗得一塌糊塗,資本和勞動者分道揚鑣,前者對政府和財富的分配擁有絕對控制權,一如馬克思很久以前預測的那樣。

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金融資本主義發展到頂峰,其觸角遍及社會每個角落。曾經有效減緩貧富差距之痛的福利制度,因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經濟長期不振和債務負擔加重而被削弱,變成“難以承受之重”。

由於治理精英無法提供社會正義與平等機會,處在社會階梯底端的人們開始質疑自由民主倡導者們所宣稱的道德高地。他們懷疑處在頂層1%的人是否真正關心社會的其他人。

無論資本之狼披着什麼樣的“羊皮”,它都在剝削勞動者,都是只為那些掌握資本與技術,為那些大媒體和有影響力的智庫等替它搖旗吶喊的人積累財富和權力。

公正地說,自由民主概念作為全球化的催化劑,推動了二戰後美國領導的全球自由秩序的建立。包括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在內的許多國家在致力於經濟現代化的過程中從中受益良多。

因此,自由民主有兩面。一個是西方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安排,另一個是自由理念,它推動建立以聯合國為核心、為世界各國利益服務的全球治理體系。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中國是全球治理體系的捍衛者和貢獻者。

西方許多人給中國發展道路和政治制度貼上“非自由”的標籤,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嚴格遵循“自由選舉、多黨制”和其他“自由民主的特色”。歷史的諷刺是,中國經濟和政治上的巨大成功,證明其發展道路、增長模式和政治制度是有效而可靠的,它為經濟持續增長與社會進步提供了必要的社會和諧與穩定,這是自由民主在中國話語與敘事中的定義,它充實、豐富了人類的民主理想。

與此同時,美國和西方話語及其“普世”敘事所定義的自由民主顯然陷入嚴重危機。2016年美國大選,2016年年中英國“脫歐”,從匈牙利、波蘭到奧地利、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政治激進,所有這些都顯示,常被奉為當今世界唯一可行政治敘事甚至所謂冷戰後終極政治模式的自由民主制正在敗落。

現實故事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色彩斑斕,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不僅在現有“自由的”全球秩序中實現了經濟繁榮,還通過文明與文化交流為一個更加豐富多元的治理體製作出了巨大貢獻。

除了二戰後我們所繼承的全球治理體系的捍衛者,中國還是這一體制的貢獻者或改革者,因為發展中國家在全球GDP份額增加了,同時“大融合”時期世界力量平衡也出現了轉化。這就需要改變治理架構。不通過改善和進步給發展中國家更大發言權,治理體系將無法正常運轉。

就這方面而言,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以及許多其他國家也是同樣的。是的,它們是這一體系的捍衛者和貢獻者,而不像西方國家經常指責的那樣是破壞者和搭順風車。這實際上是國際關係兩種思想派別的區別,是零合遊戲與全球主義思想者的區別。

因此,單純以美國和歐洲的話語與敘事解釋建立在“自由民主”基礎上的全球秩序已經不合適了。它是全球化2.0或全球化新階段的一部分,這種全球化不僅要實現自由貿易與投資的真正全球化,而且要把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到一個新高度,讓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成為現實。

當然,現在斷定自由民主已死還太早,但無疑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在西方國家內部也受到了抨擊。

隨着特朗普總統當權,美國把自己變成了它所建立的自由全球秩序的撼動者,而不是穩定器,因為美國比任何時候都擔心它的世界霸權地位會失色,會不復存在。如果這個全球化的領導者把政治與經濟格局的變化視為對其長期保持的世界統治地位的削弱,並由此試圖改變全球化趨勢,那將是十分不幸的。

有可能出現的是一種混亂局面,不僅貿易摩擦增加,缺少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一致行動,而且還會有更多地緣政治糾紛甚至衝突。為了人類共同利益,即使自由民主的沒落不可避免,所有國家也應防止這種局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