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當選可能的後果2024-01-23
鍾厚濤(Zhong Houtao) 國際關係學院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
賴清德勝選,給兩岸關係投下嚴重陰影,對台海地區和平與穩定將產生巨大破壞性。
2024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新挑戰2024-01-18
張文宗(Zhang Wenzo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所副所長
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並遏制打壓的政策未發生根本變化,推動更強硬的對華政策在美國國內有政治基礎。中國對美國大選不持立場,更不會幹預美國選舉,但大選帶來的不確定性對中美關係就是風險。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演進與特點2024-01-10
陳積敏(Chen Jimin)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呈現七大特點,這種對華戰略定位及政策為本已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增加了更多變數。
如何讀懂中央工作會議2024-01-10
韓立群(Han Liqu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通過中央工作會議就某領域工作進行系統總結和部署,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成功經驗。中國的發展,也正是在這樣一次次工作會議的部署與落實中得到實現。
積極推進中歐關係走出「去風險」窠臼2024-01-09
董一凡(Dong Yif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過去一年中歐關係企穩回升,但歐盟在推進「去風險」上的一些做法給中歐正常合作帶來負面影響。
中美關係企穩能否持續2024-01-05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中美關係企穩的基礎並不牢靠,美國以「大國競爭」導向處理對華關係的做法不會改變,美國國內政局變化對兩國關係的複雜影響正日益加大。
舊金山峰會後中美關係的五大挑戰2024-01-03
邵育群(Shao Yuqun)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長
中美舊金山峰會後,整個世界都鬆了一口氣,大家的普遍觀感是中美關係至少暫時不會再壞下去了。但中美關係在「止跌」後能否「企穩」,還面臨著五大挑戰。
匯聚歐洲 27 國見解,編織有凝聚力的中國地緣政治願景2024-01-03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歐顧問/戰略家,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員
無論在歐盟層面,還是各成員國層面,歐洲內部對華政策——不管內容多麼明確——都存在着明顯差異。德國是歐洲的領導者,這一角色使其對華政策成為歐盟其他國家的重要行動參考。
2023年的中美關係:重新探尋合作之道2023-12-28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辦公室(高端智庫辦公室)主任、研究員
中美在過去一年重啟和新建了一系列對話磋商機制,合作潛力逐步累積,但仍需面對「分裂的美國」帶來的挑戰。2024年,在新的選舉周期影響下,中美來之不易的合作勢能仍然面臨被打斷的風險。
印太區vs太亞區2023-12-27
布蘭特利·沃馬克(Brantly Womack) 弗吉尼亞大學教授
印太區的目標是遏制中國的影響力,但現在成員不夠明確,而且目標多樣。相比之下,以中國為中心的太亞經濟區強調相互依存,但由於其成員擔心過度依賴中國,也面臨著政治不確定性。這兩大地區的成員國都有自主權,都會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中國的行為可能決定着哪個集團具有更重要的戰略意義。
對話中美學者:台灣問題及南海局勢的新形勢與應對2023-12-27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會
今年的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議題涵蓋「全球安全倡議」的各個方面,各國官方代表及學者就地區及全球安全挑戰、海事及核安全、人工智能發展等話題展開探討,其中巴以衝突、俄烏衝突以及台海局勢最為引人關注。
2024年中美關係會否更具韌性?2023-12-25
蘇劉強(Su Liuqiang)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孫成昊(Sun Chenghao)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2023年中美關係發展歷程表明,經過幾年的激烈博弈與反覆調適,中美關係的韌性逐漸顯現,並形成了支撐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的若干共識。2024年的中美關係儘管面臨積極因素,但也存在諸多挑戰。
菲蓄意升級南海挑釁行為是危險的邊緣政策2023-12-22
楊霄(Yang Xiao)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洋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域外國家的軍事化行動、不負責任國家的衝突邊緣策略,都對地區安全和戰略穩定造成嚴重破壞。
基辛格對中國的看法是正確的——現在仍然如此2023-12-21
李稻葵(Li Daokui) 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
1972年寒冷的冬天,在中國的一個貧困村莊,一位老師問全班同學:「美國總統尼克松和他的顧問基辛格博士要來中國。我們該怎麼辦?」
並非必有一戰2023-12-21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美中之間的大國競爭是本世紀上半葉的重要特徵。但是,對於如何描述這一特徵卻鮮有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