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2023年的中美關係:重新探尋合作之道

2023-12-28
李岩.jpg

2023年是中美關係在不斷探索競爭邊界的過程中重尋合作之道的一年。從年初“無人飛艇”事件的危機考驗,到年終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達成諸多共識,近年來波折不斷的中美關係迎來階段性緩和的新契機。

重尋合作之道的首要是合作應對突發危機事件。2023年2月“無人飛艇”事件發生,對巴厘島會晤之後的兩國關係構成新的危機事件。此後歷經數月交涉,兩國高層接觸逐步重啟,主要領域交流逐步升溫。上述過程正是中美合作應對重大危機事件的體現。從歷史上大國博弈的相關經驗看,突發危機事件的發生似乎很難避免,而以何種態度管控危機則成為影響危機走向的關鍵因素。採取對抗態度,往往會放大危機的嚴重性、增大危機潛在影響。中美在事件發生之後幾個月時間內重新磨合,尋求穩定和化解危機態勢,不失為對突發事件實施戰略性危機管控的一次有益探索。鑒於中美在諸多領域的重大分歧將長期存在,危機事件仍有隨時發生的可能,以合作姿態防止危機產生破局性影響,應成為兩國確保不衝突底線的關鍵。由於中美關係在最近幾年持續下行,“合作”一詞越來越少地出現在描述中美關係的語境之中。從積極方面看,在危機管控的現實互動中重拾合作,則是為中美關係注入正能量的一個重要視角。

合力應對新興領域挑戰,也是中美重尋合作之道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合作應對跨國、全球性挑戰一直是中美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打擊恐怖主義到應對氣候變化,這些領域曾是中美關係的加分項,也使得中美合作超越雙邊範疇而具有了全球性價值。但是近年來美國一味實施所謂戰略競爭,破壞了就全球性議題合作的氛圍。現今,人類安危面臨著愈發增多的新域威脅,例如氣候變化的危害被聯合國相關機構認定已達“臨界點”,生成式人工智能在2023年的飛速發展已然引發了“AI末日論”的深度擔憂,等等。諸多此類問題正在導致全球治理赤字進一步加劇。2023年,氣候領域的合作成為穩定中美關係的一個主要議題,而人工智能領域的政府間對話機製得以建立,則有助於中美從全球穩定的高度着眼看待彼此間的關係,為兩國更全面地看待這一領域的競爭態勢提出了新思路。基辛格博士晚年多次建議中美應立於人類命運的高度、在上述領域引領全球合作,再次彰顯了非凡的戰略視野。

無論是合作應對危機,還是合力處理新興領域挑戰,這些都讓“合作”在當前的中美關係態勢下有了新的時代意涵。中美在這些問題上展開合作固然有各自現實利益的考量,此類合作能否穩住兩國關係大局也尚存疑問,對此我們無需刻意迴避。重要的是,“合作”不應被當成兩國政策手法調整的權宜之計,更不應被視為用於媒體宣傳的詞彙。同樣重要的是,中美能否以這些良性互動為開端,重新累積合作的習慣,通過累積合作習慣的過程,進一步塑造相對良性的相處之道。這正是中方主張以“合作共贏”原則處理中美關係、倡導“共同推進互利合作”作為兩國關係五大支柱之一的意義所在。對美國而言,多從合作的必要性和有益性看待中美關係,勢必會得出不同於對華“戰略競爭”的政策邏輯和結論。這將是美國對華戰略重新平衡“競爭與合作”的過程。

中美在過去一年重啟和新建了一系列對話磋商機制,合作潛力逐步累積,但仍需面對“分裂的美國”帶來的挑戰。2024年,在新的選舉周期影響下,中美來之不易的合作勢能仍然面臨被打斷的風險。美國不斷加深的政治極化,國會不斷增加的涉華政策影響力,被新媒體工具放大的涉華消極言論等等,將使得美國的對華政策越來越呈現出“多張面孔”。面對這樣的美國,中國的政策選擇和民意認知勢必會受到持續不斷的考驗。這種態勢雖然已非中美關係的新問題,但在兩國關係敏感性前所未有地增大、良性互動愈發來之不易的情況下,無疑具有越來越大的意義來加以反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