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稻葵 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

基辛格對中國的看法是正確的——現在仍然如此

2023-12-21
李稻葵.jpg

1972年寒冷的冬天,在中國的一個貧困村莊,一位老師問全班同學:“美國總統尼克松和他的顧問基辛格博士要來中國。我們該怎麼辦?”

那時我8歲,是一名好學生,剛剛完成作業,那就是用漢字抄寫50遍當時無所不在的政治口號:“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蘇修!毛主席萬歲!”

於是,我很快給出了答案:“把他們抓起來,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敵人!”

幾年之內,我就意識到自己錯得多麼離譜。亨利·基辛格精心策劃的美國對外活動促進了中國數十年複雜的政治變革,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時代,最終使8億人擺脫了貧困,並打開了更多人的眼界和思想。

所有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我的生活以及其他數百萬年輕學生的生活。基辛格訪華5年後,中國的大學在長期關閉後再次對外招生。通過努力和運氣,我考上了大學,後來又去美國獲得了博士學位,而且該學位來自基辛格先生獲得學位的同一所大學。對於一個剛剛抄寫完黨的宣傳材料的小學生來說,這是多麼神奇的改變!那天我學到的教訓是什麼?就是不要被政治口號所蒙蔽。

我想不出,當今還有哪個政治人物或者思想領袖能像基辛格先生那樣對外國產生如此程度的積極影響。上周,這位百歲高齡老人去世,在美國引發了兩極分化的反應,但中國氛圍一向尖銳的互聯網空間卻泛起了強烈的暖意。普通公民發表的感謝文章在網上瘋傳。隨着關於其遺產的爭論愈演愈烈,我相信有一點是無可爭議的:基辛格先生關於中國的看法是正確的。

在我喊着要抓住基辛格先生40年後,我發現自己緊張地站在基辛格旁邊。當時,我站在多倫多的一個台上,面對着2700名現場觀眾,參加蒙克辯論會。在座的還包括尼爾·弗格森和法里德·扎卡里亞。爭論的主題是“21世紀屬於中國”。基辛格先生是反方,而我是正方。我希望我站在他一邊。這不僅是因為我仍然對建議把他關進中國監獄感到內疚,也因為我不同意這個辯論話題。我從來不相信中國會佔有世界。令我的辯論隊友弗格森先生失望的是——但令我暗自滿意——我們輸了。很明顯,基辛格先生在這個話題上的權威地位和豐富認識,加上扎卡里亞先生清晰的演講,給他們的團隊帶來了顯著優勢。辯論結束後,大多數觀眾不太相信21世紀將屬於中國。

基辛格先生對中國的態度,是他畢生從事世界歷史和政治研究形成的。他對大國互動有着深刻的理解,對中國的世界觀有着內在的理解。在這一切的背後,他對美國的最大利益保持着堅定不移的忠誠。

從基辛格先生的對華政策中,我們可以得到三個重要的教訓。首先,中國並沒有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中國似乎根本不具備取代當今美國並像美國那樣行事的全球雄心、制度能力、歷史傳統或者清晰的意識形態。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利於這樣做。在多倫多的辯論里,基辛格先生言辭激烈地說:看看世界地圖。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有多少國家中國認為是自己的堅定朋友?和鄰國打完交道後,中國還剩下多少精力處理全球事務?相比之下,美國只有兩個鄰國。

第二,沒有人能夠從外部改變中國。中國的規模和歷史使得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可以和中國合作,幫助中國的領導人進行國內變革,但永遠無法從外部改變它。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多次指出,中國擁有數千年複雜的政治制度歷史,至今仍然存在。除非變革的力量來自內部,否則推動中國變革是不可能的,而且會適得其反。事實上,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毛主席就已經開始考慮與美國結盟,以更好地抵制蘇聯日益增長的野心。如果毛澤東沒有下定決心與華盛頓合作,基辛格先生就不可能在1971年展開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國之行。

第三,美國必須將中國視為平等夥伴,以解決核不擴散、氣候變化、人工智能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挑戰。這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設備生產國,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全球領導者,也是唯一擁有載人空間站的國家。

近年來,美國的許多政治領導人開始不同意基辛格的做法,尤其是第一種看法。受此影響,美國對華外交政策日益強硬。這是非常不幸的。確實,中國現在變得更加強大,擁有了更大的國際影響力。但北京沒有參與任何的國際軍事衝突。據我了解,中國沒有在中共中央黨校培養任何外國高級官員,也沒有計劃改變這一點。至少可以說,繼續將中國視為日益嚴重的威脅相當於美國政治精力的重大流失。

基辛格是納粹政權的難民,而且毫無疑問地忠誠於美國。他的戰略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贏得了冷戰,並且享受了多年經濟繁榮與和平紅利。當然,中國崛起得很快,但中國發展得好,並不意味着美國就在輸。不要將美國當今的國內問題歸咎於基辛格先生的中國戰略。要做的只是集中精力解決它們。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對於今天的美國政治家來說,基辛格去世後,重新審視他對中國的看法是一次很好的學習。

基辛格先生對中國的看法是正確的,現在仍然如此。

全文翻譯自《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