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下個十年的中美科技關係2020-01-10
李崢(Li Zheng)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目前不能確定十年後的中美科技關係是否會進入全面脫鉤狀態。中美科技競爭不僅是兩國之間的競爭,也將給全球帶來巨大影響。
- 彌合全球的技術分裂2021-07-26
許和意(Hoe Ee Khor) 東盟+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首席經濟學家
Suan Yong Foo(Suan Yong Foo) 東盟+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高級經濟學家
儘管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複雜且具有高風險,但中期內重大的技術分裂也許是可以避免的。然而對全球經濟來說,更好的長期結果還需要建立公平和有約束力的多邊行為準則。
- 中美金融「脫鉤」與「再掛鉤」2021-02-24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美國頻頻在金融領域動用泛政治化的「行政令」對華髮難,然而中國可以通過主動開放來應對這種金融封鎖或金融「脫鉤」,實現「再掛鉤」。
- 經濟脫鉤給中美帶來重大戰略危險2020-10-30
特德·蓋倫·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倫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脫鉤對中美兩國都沒有好處,相反,往好里說它會讓兩國付出巨大經濟代價,往壞里說它有可能引發災難性軍事衝突。
- 作繭自縛的政策2020-10-13
李成(Cheng Li)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
麥瑞安(Ryan McElveen)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副主任
由於中國的所作所為讓華盛頓感到擔憂,也促使美國政府調整政策,兩國精心編織的文化教育交流網正面臨破裂危險。但代價將遠遠大過收益。
- 中國以開放和創新應對美國「脫鉤」2020-09-17
陶文釗(Tao Wenzhao)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面對美國的打壓,中國有效的應對辦法就是繼續開放和創新。美國的打壓政策是暫時的、可以克服的,它會帶來一些困難,但也會帶來激勵。
- 特朗普若再次當選會採取怎樣的對華政策2020-09-08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加強版的「美國優先」將是其第二任期的核心政綱。特朗普會繼續推動與中國的經濟「脫鉤」,加碼對華「技術冷戰」,針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發起更強烈的意識形態攻勢。
- 與中國文化脫鉤將傷害美國2020-08-24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脫鉤」是美中之間地緣政治決鬥的中心議題。這一戰略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中的鷹派構想並推動,現在已然成為美國削弱中國實力的主要工具。果真成為現實,那將是一個悲劇,而美國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 美國對華「權力控制」的七大工具手段2020-06-12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和科技戰,以權力邏輯已經取代市場邏輯,其對華「權力控制」手段涵蓋了經貿、產業、科技、投資、金融、數據等多個領域。
- 美國升級外資安全審查制度加劇中美脫鉤2020-05-21
張茉楠(Zhang Monan)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
美國外資安全審查新規有可能給未來的中國對美投資帶來「寒蟬效應」。特朗普政府對「國家安全」的定義凸顯出為中國「量身定做」的特徵。
- 不能因噎廢食2020-03-17
周小明(Zhou Xiaoming) 前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副代表
拆除花費數年乃至數十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昂貴且耗時,維持供應鏈才是更加有益的做法。
- 「第一階段協議」和技術脫鉤2020-01-30
劉遵義(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
中美技術競爭的後果之一是全球高技術供應鏈的脫鉤,這在短期內會讓所有人付出代價,但長期看實際上對整個世界都有好處。
- 尋求中美「體制共存」之道2020-01-08
趙明昊(Zhao Minghao)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以非黑即白的兩分法觀點看待中美體制的差異具有誤導性,以一種靜態視角看待中國發展模式也是不明智的。中美兩國在「深度融合」和「脫鉤」之間還存在第三條出路。
- 中美脫鉤:是否可行?是否可取?2019-12-10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席格爾亞洲研究中心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
隨着中美貿易緊張加劇,「脫鉤」想必已廣為人知。它以不同的速度出現在諸多領域,並且帶來罕見的後果。
- 脫鉤對美國來說並非易事2019-12-10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教授
美國的盟友都不願意支持與中國徹底脫鉤的激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