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陶文釗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以開放和創新應對美國「脫鉤」

2020-09-17
陶文釗.jpg

關於中美脫鉤問題已經討論了一兩年,兩國學者和國際社會也發表種種議論。美方沒有對此下正式定義,但從特朗普總統本人及其團隊的多次表態以及這兩年的實踐看,他們鼓吹的“脫鉤”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完全斷絕兩國間在各方面的一切交往,把兩國關係降到冷戰時期美蘇關係的水平,降到尼克松1972年對中國“破冰之旅”之前那樣。特朗普就說過,美國確實保留了“與中國完全脫鉤的政策選項”。另一種是指美國的戰略取向,即美國盡其所能限制、約束、減少與中國的交往,以各種方式打壓中國。

第一種情況是不現實的。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關係不僅是政府間關係,而且成為兩個社會間的關係,各種聯繫和紐帶千絲萬縷,不是哪個政府一道命令就可以輕易切斷的。兩國在經濟上高度相互依賴。中國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十年有望繼續貢獻全球1/3的經濟增長,中國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潛力對企業家無疑十分有吸引力。脫鉤說到底是市場行為,而市場主體是企業,是否脫鉤要由企業說了算。上海美國商會最近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美國企業仍將中國消費市場視為巨大的機會。儘管中美經貿和政治關係緊張,但超過92%的美企沒有撤離中國的計劃,超過2/3的公司表示將保持或增加在華員工數量,只有4.3%的企業有將投資遷回美國的打算,而且是一些比較小的企業。

在過去數十年全球化過程中,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努力發展平衡的貿易,與東盟、歐盟的貿易都持續迅速增長。美國鼓吹脫鉤將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此引起國際社會的深深憂慮。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美國《外交》上發表的文章,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一些歐洲官員的言論都表明,如果美國硬要對華脫鉤,它們不會一味追隨。對美國的盟國和夥伴來說,中國是重要的經濟夥伴,對華經貿關係與各國經濟增長休戚相關。它們對中國崛起的感受與美國不同,美國所焦慮的是中國對其全球霸權地位的挑戰,而它們沒有這種焦慮感。當然,一些企業會隨着市場的變化進進出出,調整產業布局,這是市場經濟中的正常行為,與脫鉤無關。

第二種情況這些年則已經在發生。美方對中國的打壓既是全面的,又是有重點的,這個重點就是技術,尤其是核心技術。多年來,美國雄踞全球科學技術制高點,擁有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和最多的知識產權。美國在技術創新上領跑全球,上世紀90年代其IT產業就引領世界潮流。現在美國整體上仍居全球之冠,但在有些領域,主要是5G和人工智能,中國或已領先,或有趕超勢頭。中美競爭,無論是經濟領域還是軍事領域,關鍵在於核心技術,所以美國不能聽憑中國趕超,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也集中在科技方面。現在芯片技術是核心的核心,特朗普政府頒佈了多道行政命令,既不許美國的政府部門和私人企業使用華為技術和產品,也不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做生意和向華為供應芯片,甚至不許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企業與華為有業務關係,否則就要長臂管轄,實施制裁。特朗普政府高官還親力親為,威脅與利誘並用,跑到歐洲不遺餘力地遊說盟友和夥伴與華為斷絕關係。如此圍剿一家民營科技企業,這在國際關係史上也是罕見的。但對華為的打壓也是“斬敵一千自損八百”,華為是美國軟件供應商的大客戶,僅2019年華為購買美企生產的零部件就價值187億美元,切斷與華為的關係將使美國企業減少出售軟硬件和APP的機會,危及美國數萬就業崗位。波士頓諮詢集團最近的研究表明,從長遠看,一場全面的美中脫鉤將使美國芯片製造商的營收萎縮37%,大大減少其全球市場份額。這莫非就是特朗普政府準備為打壓華為付出的代價?

對於美國的技術打壓中國是必須應對的。中國的辦法主要是開放和創新。

中國用“改革開放”來定義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整個時期,可見中國把“開放”看得何等重要。近年,雖然美方發動了對華貿易戰,又有新冠疫情的干擾,中國的國際環境受到負面影響,但堅持開放這一點絲毫沒有動搖。中國進一步修改壓縮了負面清單;中央政府支持海南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全島自由貿易試驗區;北京舉辦了疫情以來全球第一個線下服務貿易博覽會,並將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這些措施都表明,中國的大門正越開越大。這無疑將增強對國際經貿夥伴的吸引力,是對美國脫鉤戰略的有效對沖。中國的措施產生了良好效果,今年1至8月,雖有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實際使用外資仍達619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8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4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度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高質量”的主要內涵就是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要長期依靠大量引進國外技術來支撐經濟增長也是難以實現的。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還不是製造業強國,一字之差,關鍵就在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是製造業的根,製造業可以一時枝繁葉茂,但如果沒有根,暴風驟雨襲來後就可能被颳倒。這是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即便沒有美國的打壓,中國也是要努力去掌握核心技術的,這些年已經有成功的先例,如高鐵,中國就掌握了許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現在看來,美國對中國技術打壓的政策不會輕易改變,兩國的技術競爭將是長期的。芯片已成為中國自主技術體系中最突出的短板,是中國應對美國科技戰必須突破的首要領域。美國的打壓政策會帶來一些困難,但也會帶來激勵,國家和企業會加大投入,全社會將進一步樹立尊重知識和人才的風氣,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政策會更加完善。而通過脫鉤來阻遏中國繼續發展,只會讓美國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