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備控制的經驗教訓:美中就人工智能達成協議勢在必行2023-08-30
彼得•比特納(Peter Bittner)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講師
隨着人工智能日益成熟,其對國際穩定的影響越來越大。中美兩國應借鑒歷史上的武器條約,採取合作方式監管人工智能,以防止衝突,促進全球穩定。
- 《導彈防禦評估》報告挑起軍備競賽2019-02-02
樊高月(Fan Gaoyue) 四川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退役大校、前首席專家
美國2019年《導彈防禦評估》報告是在挑起軍備競賽,不利於世界和平、穩定、合作和發展,應該堅決予以拒絕。
- 美國2018年核態勢審議報告的背後玄機2018-02-09
本•雷諾茲(Ben Reynolds) 紐約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師
美國2018年核態勢審議報告數次提及中國軍力的增加,聲稱必須為核現代化投入更多資金以應對這些假想的威脅。本傑明·雷諾茲分析了這份文件中有關中國的關鍵部分。
- 「加強」核武庫、裁軍與確保摧毀:解讀美中核政策2017-02-13
史蒂文·斯塔什維克(Steven Stashwick ) 紐約獨立作家和研究人士
鑒於對核武器作用的意外重視以及美中兩國持續競爭的前景,更多地了解兩國的核政策與核能力是有必要的。與美國不同,中國不認可戰術核武器在戰鬥或贏得有限衝突中的潛在作用。一般認為中國只保留了戰略核武庫,專門用於阻止別國的核壓制或核威脅。
- 美俄核擴軍言論對中國核政策的挑戰2017-01-11
趙通(Zhao Tong) 清華-卡耐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
發展超出可靠核反擊能力的核力量,不但無法增加安全利益,反而帶來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擔憂,對維護國際形象、贏得國際尊重有害無益。因此,在能夠維護有效核威懾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大力擴張核力量。
- 特朗普與進攻性網絡戰2017-01-10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學者》副編輯
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將對進攻性網絡武器的使用採取何種政策?首先,他很可能冒加快網絡軍備競賽的風險,採取更具進攻性的網絡立場。其次,他也許會放鬆網絡聯盟,放棄尋求建立網絡空間的國家行為準則。對美國來說,這兩種前景都可能使網絡空間變得更加危險。
- 如何應對特朗普發起的「核軍備競賽」2017-01-05
李彬(Li Bin) 清華大學教授
近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必須極大增強和擴展核武器能力。但這需要實質性地增加運載工具數量,特朗普恐怕力不從心,他的帽子戲法除了干擾中國的注意力,並沒有實際作用。中國現在最重要的是戒驕戒躁,按照自己的規劃做好自己的事情。
- 網絡民兵:網絡戰爭的最初和最終防線?2016-10-04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學者》副編輯
中國、伊朗、俄羅斯和美國等國家正斥巨資增強其網絡戰能力。它們不僅在儲備單一網絡戰武器,還在積累戰時所需的整體網絡戰武庫。中小國家需要對如何應對網絡空間日益增加的威脅展開公眾討論,並且這種討論宜早不宜遲。
- 中美網絡空間「大緩和」?2016-09-29
蘇珊·阿里爾·阿倫森(Susan Ariel Aaronson)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跨學科研究員
1985年,歷史學家沃爾特·麥克杜格爾寫了榮獲普利策獎的太空競賽史。他認為太空競賽並不是兩國為進入太空進行的簡單競爭,而是兩種制度兩種世界觀之爭。美國和中國在網絡空間也許面臨著同樣情形。
- 能否控制網絡軍備?2016-07-04
約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教授
上世紀60年代達成的最初核軍備控制協議並沒有解決控制核武器的全部問題。但在20多年的緩慢學習後,這些條約開啟了(規範化)進程。約瑟夫·奈教授認為,奧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2015年就網絡間諜問題達成的協議,可能對網絡安全產生類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