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加強」核武庫、裁軍與確保摧毀:解讀美中核政策

2017-02-13

去年聖誕節前,當選總統特朗普的一則推文震驚了國內的安全觀察人士。他表示,“美國必須大力加強和擴大核能力,直到全世界能感覺到核武器的存在”。評論家們既納悶又擔憂,這是否說明在奧巴馬政府努力削減美國核武庫,並減少對它的戰略依賴後,特朗普希望開始新的一輪核軍備競賽?在與某新聞節目主持人的一次離線談話中,據說這位當選總統確認:“讓它成為軍備競賽吧。我們將在每個回合打敗他們,把他們全部拖垮。”

S1.jpg

特朗普發表有可能引發新一輪核軍備競賽言論的次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試圖為這一言論降溫,稱“中方一貫主張並積極倡導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對核裁軍負有特殊和優先責任,應繼續率先大幅度實質性削減核武庫,為最終實現全面徹底核裁軍創造條件”。

尚不清楚特朗普打算如何把“加強和擴大”核能力轉變成為政策。在奧巴馬總統領導下,美國已經啟動了一個為期30年、耗資1萬億美元的核力量現代化計劃。與此同時,中國表面倡導要徹底實現核裁軍,背後也在作同樣的努力,以確保自身核威懾的可靠性,儘管它的規模要小得多。鑒於對核武器作用的意外重視以及美中兩國持續競爭的前景,更多地了解兩國的核政策與核能力是有必要的。

人們通常認為,任何核對抗,無論大小,都是世界末日。但美國的核政策為小當量“戰術”核武器和阻止非核攻擊保留了一席之地。戰略核武器是大當量武器,它是通過發出全球核毀滅的威脅來防止這一浩劫。戰術核武器則是戰場上使用的低當量武器,其設計不是用於威懾,而在於它高於常規武器的軍事效用。

奧巴馬總統的《2010年核態勢回顧》在闡述全球徹底核裁軍的總體目標時,特別指出“仍存在極少數的突發情況,讓美國的核武器有用武之地,威懾針對美國或盟國及夥伴國的常規或生化武器攻擊”。這一政策是冷戰遺留下來的,當時的作戰規劃建議,如果不訴諸有限的、首先使用的戰術核武器,北約將無法擊敗蘇軍的常規進攻。當時蘇聯的常規力量(坦克、步兵、飛機)在數量上佔有極大優勢。就在過去一年,人們還猜測奧巴馬總統會考慮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最終看來,美國還將保留在小範圍、作戰情況下使用核武器的權利。

對中國來說,自1964年成為核國家以來,它避開了美蘇異乎尋常的核軍備發展,使外界對一個崛起大國的諸多理論預言落空。儘管已經擁有世界第二大經濟規模和一支龐大的現代化軍隊,“犁頭基金會”估計,中國核武庫規模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只是倒數第二,彈頭不超過300枚,而美國核武庫里的彈頭有接近7000枚。

與美國不同,中國不認可戰術核武器在戰鬥或贏得有限衝突中的潛在作用。一般認為中國只保留了戰略核武庫,專門用於阻止別國的核壓制或核威脅。按中國政府的說法,中國奉行的剋制核政策是基於“精幹高效的威懾力量”, 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不與任何國家進行任何形式的核軍備競賽”。

這種核威懾是基於“確保摧毀”的理念。如果一國向另一國發動核攻擊,雙方都明白它們會被摧毀,無論先發起攻擊的是哪一方。確保摧毀戰略有賴於保持有效的“第二次打擊”能力,即在遭受別國先發制人的“第一波打擊”後進行報復性核打擊的能力。

對美國來說,這種第二次核打擊能力來自它的1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潛艇,它們被認為是美國三位一體核力量中“最具生存力”的部分,這些裝備核導彈的隱形、難以探測的潛艇旨在躲避先發制人的消滅美國核武庫的攻擊,並實施報復,即使戰略轟炸機和陸基核導彈已經被摧毀。

中國被認為擁有名義上的第二次核打擊能力,但是中國正努力使這種能力更加安全可靠,以防對手受中國核武庫規模相對較小的誘惑。與安裝在固定發射井中可以被精確瞄準的美國陸基核導彈不同,中國的陸基核導彈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第二次打擊能力。中國的核導彈部署在道路機動發射車上,可以改變位置進行疏散,以避免在受到先發制人打擊時被偵測和定位。然而,有效的海基、潛艇發射威懾力可以為中國的二次打擊能力提供額外保障,並且無需大規模擴大其核武庫。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指出,中國是當前安理會五常中唯一一個沒有有效海基核威懾能力的國家。CSIS解釋說,雖然自從2007年部署094型“晉”級彈道導彈潛艇後,中國有了名義上的海基核威懾能力,但該潛艇和它搭載的巨浪-2型核導彈所存在的技術問題,讓人懷疑這種潛艇能否保持隱蔽和有效發射導彈,能否有足夠的可靠性保證實現確保摧毀。儘管服役近十年,但094型只在2016年進行了首次威懾巡航。

與此同時,美國面臨確保自家潛艇第二次打擊能力的挑戰。現役的1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潛艇本世紀20年代末必須開始退役,而且服役年限不能延長。因此,對確保美國導彈、轟炸機和潛射三位一體戰略核武來說,研發建造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潛艇就格外重要。

然而性能換代的代價不菲。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海軍現在的308艘造艦計劃面臨近30%的預算缺口,且不說當選總統特朗普競選時提出的350艘造艦計劃,海軍最近的《兵力結構評估》報道聲稱,它需要一支最少355艘軍艦的艦隊。此外,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即使海軍保證按現有資金水平建造計劃中的所有12艘“哥倫比亞”級導彈潛艇,也會用掉海軍預計造艦預算的近1/3。換句話說,“哥倫比亞”級要獲得足夠資金,就得削減其他造艦計劃,到本世紀40年代海軍的戰艦將不足240艘,比海軍現在認為它所需要的少100多艘。

海軍官員在國會作證時反覆表示,如果“哥倫比亞”級潛艇獲得充足資金,而海軍的預算沒有大幅提高,那麼其他採購計劃將被削減,國會預算辦公室規劃的艦隊就會變弱。2014年,國會在海軍預算外設立了一個“國家海上威懾基金”,用來支付“哥倫比亞”級的支出。但是雖然建立了這個賬戶,卻沒有撥給它更多錢。現在第一艘“哥倫比亞”級的研發和建造成本已經脫離海軍造艦預算的編製。

一些西方分析家認為,擴大美國反導系統和提高常規武器的精準打擊能力,有可能促使中國急劇擴充其核武庫規模,或者放棄其防禦性、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泰勒•弗拉維爾和博士生菲奧納•坎寧漢姆在分析中國戰略文章並對中國戰略家和科學家進行採訪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兩件事中國都不太可能會做。他們認為,中國人對自己提高二次打擊可靠性的能力充滿信心,這讓中國仍會奉行確保摧毀戰略,而不去參與軍備競賽,或採用更寬鬆的發射標準。然而,由於當選總統特朗普表明他打算質疑中美關係的基石,如“一個中國”政策,那麼對兩國來說至關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它們各自核政策的變化對雙方相互威懾的穩定性所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