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反特別軍事行動」會產生何種風險?2024-08-12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8月7日,烏克蘭發起了「反特別軍事行動」——越境攻入了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與俄羅斯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鬥。此前,烏克蘭軍隊曾嘗試過幾次類似的襲擊,但沒有一次象這次如此引人注目。雖然烏克蘭「反特別軍事行動」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但它是一種冒險行動,並可能產生一系列風險。
- 俄烏衝突全面升級是「狼來了」嗎?2024-03-09
崔洪建(Cui Hongjian)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隨着雙方不斷強化針鋒相對的政治立場、不斷亮出直接對抗的軍事底牌,俄烏衝突的確存在局部衝突失控而升級為一場歐洲全面戰爭的巨大風險。
- 跨越歐亞大陸「黑洞」:拜登的地緣政治抱負2023-10-06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儘管烏克蘭戰爭為拜登政府提供了實現地緣政治抱負的機會,但這並非坦途。美國霸權跨越歐亞大陸「黑洞」需要付出多少機會成本是一個未知數,也許大獲成功,也許是霸權的災難。
- 烏克蘭的和平之路2023-06-20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烏克蘭取得全面軍事勝利的難度依然巨大。對於俄烏衝突,中國未來的工作重點是更準確地框定自己的利益,並選擇靈活務實的行動。
- 「灰色地帶」的戰爭與國家間政治2023-04-13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俄烏戰爭是發生在「灰色地帶」的體系戰爭。歐洲人對外政策發生了轉變,「一超與西歐強國」協調對外立場,改變了國際格局中的力量對比。中俄關係已經成為平衡國際體系壓力的工具,但中國需要做的不僅是會對工具加槓桿,更要能降槓桿。
- 「經濟冷戰」復生?俄烏戰爭下歐洲能源供應鏈變革的效應2023-03-13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俄烏戰爭導致了全球能源供應鏈的重組,歐盟則是這一進程的直接推動力。能源一直是維持歐盟與俄羅斯雙方關係的支柱,但俄烏戰爭爆發後其成為歐盟與俄羅斯遏制對方的&ldquo……
- 我們需要從俄烏戰爭一周年中知道什麼2023-02-24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俄烏戰爭已演化成一場影響全球秩序的戰爭,並為世界經濟前景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根據聯合國發佈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成為數……
- 理性鬥爭,避免周邊關係「烏克蘭化」2023-01-20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對中國而言,只有超越舊式的均勢政治,發展正常的中美俄「三邊關係」,才能增強自己在外交戰略上的靈活性,並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戰略主動權掌握自己手裡。
- 中國會以自己的方式在俄烏戰爭中扮演和平角色2022-12-24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推動歐洲儘快恢復和平符合中國的利益。在逐步走出全球大流行病的陰影后,在維護中國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中國會以自己的方式在俄烏戰爭中扮演和平角色。
- 俄烏衝突何時了2022-12-02
汲深(Ji Shen) 獨立評論員
烏克蘭順從北約逼迫俄羅斯是不合理的,俄羅斯奪取烏克蘭領土是不公正的,要俄羅斯吐出已佔領土是不現實的。這「三不」之間的糾結,導致戰爭衝突曠日持久。
- 俄烏衝突長期化對中美關係意味着什麼?2022-09-20
李岩(Li Yan)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
俄烏衝突的最大影響在於其顯著加速了西方世界的新一輪整合。美國趁勢依託「集團政治」加大了對中國的壓力。
- 歐盟對俄能源制裁恐面臨反噬效應2022-08-30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隨着歐盟對俄制裁持續推進,反噬效應將不斷發酵,放大成員國對能源制裁的分歧和矛盾,加重成員國損失。
- 俄羅斯能否抓住擺脫戰爭壓力的機會?2022-08-22
肖斌(Xiao Bin)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隨着戰爭的持續,美西方國家對華政策可能會越來越激進,以脅迫中國改變中立立場來結束戰爭,這很可能給俄羅斯製造一個「中國機會」。而堅持「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策略更有利於中國的發展利益。
- 對烏克蘭戰爭走向的看法2022-07-25
吳正龍(Wu Zhenglong)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烏克蘭戰爭有可能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
- 世界形成兩大陣營了嗎?2022-07-15
吳白乙(Wu Baiyi)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前所長
世界不會回到冷戰的歷史當中去。中國不致於再次踏入「新冷戰」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