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亞的影響

2015-05-08
ID59(Xi-Jinping-kaza).jpg

就像中國老話說的,“遠親不如近鄰”。如今,中國官方正把主要外交政策的重點從大國關係轉向鄰國外交。“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計劃,就體現了中國領導人推進地區一體化構想的宏圖大志,它將對中國的鄰國、尤其是在中亞地區的鄰國產生巨大影響。

長久以來,北京每每談及中亞都會提到絲綢之路。但只是到了最近,絲綢之路計劃才成為中國的官方政策。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提出了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設想,從他對中亞地區各國的一系列訪問,可以看出北京對推動地區經濟目標的執着。訪問中,習近平一再承諾將為中亞基礎設施投資400億美元。而前不久宣布中國支持下的亞投行初始資本達500億美元,更加證明中國決心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

取得這些進展之前,中國近年與中亞的經濟合作已經讓人刮目相看。今天,中國已成為中亞地區經濟的主要參與者。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本世紀初,中國與中亞地區的貿易額為10億美元,到去年這一數據已接近500億美元。中國在金融危機期間超過俄羅斯,成為中亞地區領先貿易夥伴,比如中石油(CNPC)就成為了土庫曼斯坦國家財政的最大金主之一。除了打破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在中亞的天然氣壟斷,中石油還在當地發揮着積極的中介作用。中國-中亞油氣管道線路,就是由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的三個獨立企業共同擁有。在這些企業中,中國和對方各佔有50%的股份。此外,中國還對阿特勞-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土庫曼斯坦-中國天然氣管道等中亞地區的其他運輸和能源設施進行了大量投資。

中國不僅是主要貿易夥伴,同時也是中亞地區最大的貸款和發展資金提供方。吉爾吉斯斯坦自獨立以來,接受了中國近18億美元貸款和贈款,占國家外債總額的一半多。在塔吉克斯坦,有政府背景的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最大單一債權人,持有該國近40%的外債。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還向土庫曼斯坦提供了兩筆能源項目貸款,這不僅保障了中國自己的天然氣供應,也讓土庫曼斯坦領導人不用再向國際金融機構借錢。

在上述情勢下,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對北京來說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一步。基礎設施落後是中亞地區貿易增長最大的障礙之一,因此,中亞國家希望中國對它們原有的蘇聯式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際合作夥伴對能源和運輸設施的大規模投資,已經使中亞五國的物流狀況大為改觀。

儘管有經濟上的利益,但中亞領導人對中國仍懷有相當的警惕和擔心。在當地公眾政治話語中,中國在中亞的經濟目的無非是要逐步地、長久地從經濟上征服,然後把中亞地區納入中華帝國。這些擔心是由於中亞統治精英對中國的外交目標缺乏認識了解,以及中國與中亞游牧部落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對抗。事實上,“恐華”可能成為北京主導地區一體化的最大麻煩之一。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簽訂的領土協議,就曾在中亞地區引發公眾的強烈抗議,並被反對派領導人用來攻擊執政當局。

北京的長期目標在於維護動蕩不安的新疆地區的發展與穩定。但中亞地區的精英們把北京主導下的地區架構看成中國維護區域霸權的另一種手段。這類觀點在鄰近的俄羅斯也很流行。由於莫斯科的敏感,北京作為中亞地區經濟與發展主要參與者的新角色在當地公開語境下並沒有被認可。克里姆林宮一向十分在意其他國家介入中亞地區的發展,為此它抵制中國讓上海合作組織朝經濟與發展方向演變的努力。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上合組織雖然有潛力,但至今仍然只是一個有400億美元預算的論壇。

北京顯然希望中亞各國的經濟發展目標與中國更宏大的絲綢之路構想保持一致,畢竟這一地區佔主流的是經濟關係,而不是政治說辭。但中亞執政當局更願意先考慮自己的安全,並按照自己的看法和來自國內的威脅來確定國家的外交政策。所以,中亞精英們也許口頭上承諾支持地區一體化,但現實中仍然不想依賴任何新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