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韓立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

中美聯手推動巴黎氣候大會?

2015-05-18

在國際氣候政治領域,歐洲向來被視為“精神領袖”,中美則被認為是“反派角色”。但過去兩年多來,中美在氣候合作領域找到了新的利益匯合點,並開始發揮積極作用,國際氣候政治的舊格局似乎開始出現鬆動,國際氣候談判有望破局。現在離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還有不到8個月時間,各國氣候外交開始加速升溫,中美也在密集互動,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儘管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但中美合作還是讓國際社會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首先,中美合作的主要貢獻將在於為國際氣候談判提供政治推動力。當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已充分認識到控制氣候變化的必要性,國際社會並不缺少控制氣候變化的意願,唯缺少一股強勁的政治推動力。在國際氣候談判的舞台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決定發言權。歐洲對氣候談判態度積極,但其排放總量僅佔全球12%,本身規模有限。而中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排量合計佔全球40%,握有重要發言權。無論中美共同推出何種新措施,都將對全球氣候談判發揮引領性影響。若中美能夠協同立場,在責任區分、承諾兌現、氣候融資和補償機制等問題上取得妥協,必將給巴黎氣候大會提供強勁政治推動力。

事實上,兩國正式將氣候合作納入雙邊合作的優先領域不過兩年時間,但已經對國際氣候政治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2013年4月中美宣布成立氣候變化工作組,將氣候合作列為雙邊關係重點領域,國際社會開始感受風向之變。2014年11月,兩國發佈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公布更為詳盡的減排計劃及合作細節,並呼籲各國儘早提出有力度的目標,為國際氣候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中美合作具有重要示範效應,可為國際氣候合作提供模板。中國有龐大的市場和生產製造能力,而美國有技術和資金,兩國在環保合作領域存在着強烈的互補關係。同時,中美市場均充滿活力,氣候合作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利益,成為推動兩國氣候合作的內在動力。比如,剛剛結束訪華行程的普利茲克女士就認為,中國在太陽能、風能、水電上具備了競爭優勢,而美國公司在能源改造和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方面的技術則可以更好地完善中國新能源領域發展。目前兩國已經針對載重汽車和其他汽車減排、智能電網、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溫室氣體數據收集和管理、建築和工業能效、氣候變化和林業、鍋爐效率和燃料轉換的研究、低碳/氣候智慧型城市等八個合作領域開展了30多項合作活動,並就氫氟碳化物、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氣候變化國內行動等開展對話,成果豐碩。更為重要的是,中美分屬發達和發展中兩個不同陣營,兩國的合作經驗可以拿到巴黎氣候大會會場,作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開展氣候合作的模板。

第三,目前兩國國內均存在推動氣候合作的積極力量,可確保兩國氣候合作政策保持延續性和可預測性,這對脆弱的國際氣候談判至關重要。作為國際氣候政治中的最大不確定因素,目前美國的立場日趨明朗。奧巴馬第二任期決意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所作為,並設法繞開國內政治阻力,為其留下綠色政治遺產,而國務卿克里在氣候外交上也是不遺餘力,這些都將增強美國氣候政策的穩定性。中國推動國內經濟向低能耗、低排放轉型的決心更加堅定,參與國際氣候體制建設的動力完全是內生的。當前中國的最大問題是在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中找平衡,在實現經濟保持較高速增長過程中實現碳排放達峰,為此中國將比美國付出更多努力和行動。為實現這些目標,中國政府不僅要統籌好全局,全面完善和落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規劃,將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逐級分解和細化到各省、市中去,而且要持續推進新能源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倡導更加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展望未來,兩國在氣候議程上的合作將逐漸形成更多默契與共識,在一些具體事務尤其是在原則性問題上,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理解和包容,相信中美將為全球氣候談判提供更多具有建設性的貢獻,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中美聯手推動巴黎氣候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