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貝蘭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PI)中國氣候中心高級項目官員,ASPI中國分析中心的氣候與環境研究員

為什麼氣候適應和恢復可以成為中美氣候合作的新前沿?

2025-01-17
貝蘭.jpg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已經出爐,特朗普將重返白宮,但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緊迫性依然如故。儘管政治變化可能改變中美雙邊對話的基調和策略,但全球變暖的現實,包括氣溫上升、風暴肆虐以及天氣模式越來越難以預測,是任何一屆政府都無力單獨應對的。氣候行動依然緊迫;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國,美國和中國肩負着保持參與和採取果斷行動的重要責任。

美國和中國在氣候領域有着 30 年的合作歷史,不僅涵蓋雙邊行動,而且在塑造多邊格局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2014 年,在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兩國做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性承諾,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奠定了基礎。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履行這一協議。

儘管過去取得了勝利,但近年來困難日益增加。例如,佩洛西 2022 年訪問台灣後,兩國的氣候談判中止,清楚地提醒世人:氣候方面的問題可能並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穩定。

多年來,中美氣候外交主要側重於氣候變化緩解,即減少排放,以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從很多方面來看,這種工作重心取得了成效。然而,隨着氣候危機加劇,僅靠緩解明顯不能保護我們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更加頻繁和猛烈的風暴、乾旱、野火和農業生產受到擾亂,已經給全世界帶來了嚴重破壞。

由於中美兩國都面臨著氣候變化日益加劇的影響,顯然,雙方氣候合作的下一個前沿方向必須側重於適應和恢復。兩國必須重新調整行動方向,採取更廣泛、更具包容性的方法,超越緩解措施,從而應對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並幫助脆弱社區建立長期恢復力。在這些方面,兩國可以發揮變革性影響,並有可能形成中美合作的新前沿。

氣候變化適應方面的差距

面對極端天氣事件的持續發生,人們對適應氣候變化的擔憂,尤其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成本問題,變得更加普遍。在11 月 11 日至 24 日的阿塞拜疆巴庫COP29 會議上,許多高層演講都強調需要適應氣候變化,但適應基金僅籌集到 6100 萬美元,遠遠低於 3 億美元的目標。相較於每年 1870億——3590 億美元的適應氣候變化資金缺口,這一數字顯得微不足道。COP 會議上提出的另一個擔憂,是未兌現的適應氣候變化承諾金額——向貧窮國家承諾的適應氣候變化資金支持中,超過1.22 億美元尚未兌現。

近期適應成果

此次COP29會議上,中美兩國均歡迎、宣布和認可適應措施。其中中國的舉措尤為直接,受到極大關注。

中國在這方面表現強勁,宣布發佈《早期預警促進氣候變化適應中國行動方案(2025—2027)》。丁薛祥副總理呼籲加強預警系統,提高氣候適應能力,並宣布啟動一項南南合作項目,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氣象觀測設備、預警系統和培訓。

此外,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上,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強調,中國已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與42個發展中國家簽署了53份諒解備忘錄,重點舉措包括非洲“光帶計劃”、清潔爐灶項目、預警系統、低碳交通等。這些舉措均強化了氣候變化適應和恢復措施。

中國還集中措施,優先考慮小島嶼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極端影響。在“國際零碳島嶼合作倡議”的中國館發表講話時,丁薛祥副總理強調,需要通過促進資源和經驗共享、技術交流,幫助小島嶼國家更好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確保小島嶼國家的生存。此外,他強調中國致力於通過加強島嶼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進一步加強適應和恢復行動。

美國沒有宣布任何新措施,但支持COP29 主席國行動議程的八項宣言。這些宣言並非專門針對氣候變化適應,但包含相關要素。在適應方面,美國表示每年將貢獻 20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總統適應和恢復力緊急計劃”(PREPARE)是一項側重於適應和恢復的倡議。美國在此議程項目上提供的大部分資金都來自該計劃。該計劃於 2021 年啟動,旨在2030 年時幫助5 億多發展中國家人口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根據這一計劃,2023 財年,美國為適應氣候變化籌集了2.67 億美元,並向農業、能源、供水和衛生等領域提供了額外資金。

如果不採取措施加強適應和恢復能力,中美兩國將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過去十年,與氣候有關的極端天氣事件給全球經濟造成了超過 2 萬億美元的損失。2014 年至 2023 年,美國的經濟損失最嚴重(9347 億美元),其次是中國(2679 億美元)。據中國應急管理部統計,截至7 月,中國因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估計約為 130 億美元,這是中國2019 年以來在上半年遭受的最嚴重災害損失。

攜手合作是出路

鑒於中美兩國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共同利益,兩國可以將此作為合作途徑。考慮到新一屆美國政府可能產生的影響,在該領域存在兩個主要的合作途徑。

首先,繼續促進地方合作。《陽光之鄉聲明》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地方合作工作組的進一步運作。加州和中國擁有成功和持續的地方合作歷史,繼續利用這一平台推動適應工作是合乎邏輯的未來做法。儘管由於國家安全問題,雙方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不可能分享任何技術,但通過對話分享最佳實踐或者適應和恢復領域的新見解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機制。

根據兩國關係的態勢,地方合作可以從對話發展為更切實的行動,例如改變糧食和水系統或者建設氣候適應型基礎設施的地方行動。如果這些合作措施形成勢頭,可以為更大規模的雙邊合作奠定基礎,特別是如果一個更重視氣候問題的美國政府上台的話。

第二,承認氣候影響直接威脅國家安全。隨着氣候危機的持續,脆弱國家將繼續首當其衝。下一輪國家適應計劃將於明年出台。根據聯合國發佈的《適應差距報告》,仍有 10 個國家無意制定相關計劃,其中 7 個國家在脆弱國家指數中排名靠前。

與此同時,還必須考慮其他後果。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局勢,尤其是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以及對糧食和水資源安全的擔憂,可能加劇,影響到美國和中國。因此,兩國有機會填補這一空白,向這些脆弱國家提供支持。無論哪個國家採取主動行動幫助這些國家,都可以幫助減輕因不作為而加劇的氣候脆弱性,同時也加強其作為該領域全球領導者的聲譽。

這種策略與傳統的接觸方式略有不同,因為它加入了競爭元素。美國和中國本質上是在利用各自的優勢,相互競爭地去幫助脆弱國家。對中國來說,可以利用其技術規模和能力建設;對美國來說,可以側重於資金和有效的資源配置。在這方面,兩國可以保持接觸——不僅是相互接觸,儘管存在競爭;同時,還可以推進脆弱國家的氣候變化適應和恢復工作。

面對特朗普政府,國際社會對氣候行動的方向感到迷茫,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必須採取行動推進適應和恢復工作。美國和中國不僅在這一領域擁有既得利益,而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排放國,它們有責任加大應對力度。儘管前進的道路尚不明朗,但兩國如果能夠競相開展地方合作,同時積極幫助脆弱國家,將為實現急需的雄心壯志提供了一條可行的前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