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陳永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尋求TPP的包容性

2015-11-09

經過五年緊鑼密鼓談判和最後幾個月的高密度謀劃衝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的亞太12方終於達成協議。

TPP.jpg

美國、日本彈冠相慶,因為從純貿易角度看,TPP堪稱當今世界自由化程度最高、涉及範圍最廣、擁有人口最多、經濟總量最大和貿易最發達的區域自由貿易區。

細讀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我們可以看到,各方都在盤算輸贏得失,以及TPP對GDP的增長作用有多大。有人在為掌控了亞太乃至全球貿易規則的未來主導權沾沾自喜,有人提醒中國可能是最大的輸家,有人為小國窮國鳴不平,還有人判斷TPP將改變未來世界經濟貿易秩序和格局。

如何解讀TPP?在筆者看來,它究竟是區域自貿區的創新發展,還是美國加入談判後演化成被少數國家利用的地緣政治經濟工具,目前尚難定論。不過,至少有兩點情況已充分顯現。

第一,TPP多了些政治性,當然也就滋生了排他性。談判之初,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貿易大國之一,中美之間的貿易量在各自對外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提升。中國未被邀請參加TPP談判,是因為其門檻高、中國貿易自由化程度或貿易便利條件不夠嗎?在某些方面,中國的確與美國存在差距,但中國的自由便利程度高於TPP成員中的多數國家。中國未被邀請的箇中原因,也許奧巴馬總統的話可以作為一種解釋:“我們不能讓中國這樣的國家書寫全球規則”。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認為,TPP比往亞太地區增派一艘航母更重要。看來,美國官方的表態足以說明,TPP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目標不言而喻。

第二,TPP少了些包容性,也就在相當程度上失去了公平性和合理性。亞太尤其是東亞地區近幾十年來之所以發展活力四射,最大特點就是多樣化,百花齊放。TPP強調了高標準和制度性,很自然就削弱了廣泛的適用性。以西方的高標準,限制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甚至發達國家中一些弱小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權利。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教授稱,美國主導的協定帶來的是受操縱的貿易,而不是自由貿易。TPP或許是打着高度自由貿易旗號的保護主義協定,這值得有關方面深思。

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奧巴馬總統也許清楚,也許還不很清楚。中國的態度是公開明確的。中國是本地區貿易大國,也是世界貿易大國,任何排他性協定鎖不住中國,高標準也限制不了中國。它只能激勵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更大程度地開放,更加努力地創新。中國的道路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好東西我們會不失時機地學習,不如意的東西就隨它去吧。其實,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一時恐怕很難跨越或取代WTO,而包容、透明、公正、共贏的世界貿易秩序和制度,需要美國、中國和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