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沈聯濤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 肖耿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

中國與美國的零排放競賽

2021-01-07
8599a83de81ab3756da77390c2448593.2-1-super.gif

在美國為徹底改變氣候變化政策做準備之際,中國的遊戲已經升級。氣候行動已經成為世界這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另一個競爭前沿,誰會率先跨過零排放終點線呢?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正在為此積極準備。他承諾將在就職的第一天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並發誓減排和清潔能源工作將成為其政府經濟決策的核心,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實現零排放。為了推動這一進程,他成立新的白宮氣候政策辦公室,並任命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的人員擔任要職。例如,前國務卿約翰·克里將任氣候變化問題國際特使。

同樣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且,在最近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發誓到203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65%“以上”,比先前確定的減少65%又進了一步。

實現這些目標的經濟成本不會太高。中國能源轉型委員會估計,該國2050年實現零碳經濟的成本不到GDP的0.6%。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認為,美國實現這一目標的成本只有GDP的0.4%。

但是,即使美中兩國跑向同一終點線,它們也很可能選擇完全不同的路徑。例如,鑒於有植樹造林的豐富經驗,中國也許比美國更注重自然界固碳。中國領導人已經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將使森林蓄積量增加60億立方米。

而且,中國路徑規劃的詳細程度已遠在美國之上。該國領導人將氣候目標納入了包括“中國製造2025”產業戰略在內的更大經濟發展藍圖,這個藍圖當中還包括了技術和產業目標。

在中國的經濟規劃者看來,碳中和願景是向高質量增長與發展轉型的基礎。按照這一思路,中國能源基金會最近發表一份報告,研究了兌現碳中和承諾以及實現政府經濟增長與發展願景的途徑。

美國如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拜登政府就必須採取類似的全局性措施,其中也應涵蓋創造就業崗位和技術創新。儘管拜登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在許多方面他還得從頭開始。過去四年中,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不僅沒有採取任何氣候行動,反而主動去破壞,例如降低環保法規的標準。

好消息是,拜登已經有了一個可以幫助其政府取得成功的框架,這就是SDSN的“零碳行動計劃”。與中國的戰略非常相似,該計劃也聚焦六大能源密集型行業——發電、運輸、建築、工業、土地使用及材料,這些都是碳排放和導致自然資源退化的大戶。

但與中國不同,美國擁有的是聯邦架構和民主政治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實行“零碳行動計劃”等戰略就不僅需要強有力的聯邦政府領導(以及巨額資金),還需要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作、私營部門的參與以及公眾的廣泛支持。

此外,為了實施大膽的改革,拜登政府還必須克服來自共和黨人的阻力,這些人既反對強有力的氣候行動,又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而反對“產業政策”這一理念。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提出法律挑戰也是不無可能的。

其實,中國的經濟決策並非是純粹的自上而下,相反中國的經濟成功歸功於地方試點,不斷地適應變化中的環境,以及將試驗成功的方法進行推廣。

再者,雖然人們認為中國是專制的,但其決策過程包含反饋機制,這使得領導人能夠回應民眾的需求。例如,中國領導層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制定來年政策與目標,會議籌備期間,工作組會諮詢地方官員以了解當地情況,同時征尋世界銀行等外部專家的意見。

市場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反饋機制。與國外的普遍看法相反,市場在中國資源分配、創造就業、調劑供需、刺激創新方面發揮着重要而且越來越大的作用。尤其是,中國快速增長的中產階級希望有更好的環境條件,而不僅僅是GDP的增長。

總體上看,與美國相比,中國的集中治理體制使其領導人處在更有利的位置,去實施大膽的改革,統籌長遠規劃。而中國更有可能的是難以了解能源密集型經濟活動的規模、範圍和成本,尤其是綠色能源、材料、運輸系統、工農業技術和土地使用方法的生命周期成本。

這就需要“建設性競爭”,美國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互惠”提供幫助。正如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最近指出的,美國應當令“自己的互惠要求瞄準美國最強大、最有競爭力、最有槓桿效應的部門和地區”,而不是對“中國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求互惠。這可能意味着分享綠色技術知識,以換取更大的透明度和更高的共同標準。

很少有哪個政策領域能夠因為一兩國家取得進步而使地球上所有人受益,但如果到本世紀中葉,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實現零排放,這種事情就會發生。採取建設性的而非殘酷競爭的戰略,將使兩個國家更快抵達零排放終點線。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The Sino-American Race to Zero”(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