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華盛頓應該協商而不是下命令

2017-11-03
S1.jpg
蓋蒂圖片社

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期望很高。海湖莊園峰會今年早些時候舉行之後,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吝讚美之辭,不過自那時以來,美國政府對北京的表現並不滿意。

10月中旬,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聲稱:“我認為重要的是中方明白……好吧,我們已經進行了大概六個月的討論。我們期待見到一些行動,不論是對朝鮮,或南海,還是貿易。”

華盛頓似乎也是這種態度。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曾驚呼,說他不明白為什麼北京在朝鮮問題上不按美國官員的希望行事。前參議員凱利·阿尤特則表示:“我們必須更清楚地讓中國知道我們的期望是什麼。”

總統沒這麼說,但他的推特既有對習近平政府的大大稱讚,也有深深的不滿。對中國,特朗普總統顯然有自己的期待。他和國務卿蒂勒森一樣希望看到“某些變化”,不過這些變化並未出現。

這是純粹的傲慢,但對美國官員來說並不鮮見,讓人矚目的只是,華盛頓這回頤指氣使的對象是中國。命令一個靠美國金錢和軍隊支撐的傀儡國家是另一回事,即使是今天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的亞洲和歐洲國家,它們在防務上依賴美國,華盛頓也很少對它們平等相待。

可中國並不吃這一套。它曾經軟弱,但即便在當年也拒絕屈服。共產黨建立政權一年後,中國就出手阻止美國戰勝朝鮮。毛澤東對美國核威脅的回應是堅持認為他的國家會有足夠多人口在核戰爭中存活下來。

況且中國已經不再是軟弱和不堪一擊的了。它面臨嚴峻的政治和經濟挑戰,它的軍隊還不是美國的對手,然而中國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經濟作用,地緣政治立場也日益強硬。

北京的行為很值得批評,但期望中國改弦更張是愚蠢的。中國政府做的是它認為符合自己利益的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說,“中國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新興大國往往咄咄逼人。年輕的美利堅合眾國為了西北邊境對英國進行戰爭威脅,為了確立南部邊境入侵墨西哥,其間攫取了墨西哥一半國土。

至於對台灣獨立進行威脅,美國中央政府為防止分裂曾經犧牲75萬人的性命。中國對朝鮮的姑息讓華盛頓耿耿於懷,但美國自己也有愛動粗的、破壞穩定的朋友。如果北京堅持要求美國採取危及墨西哥穩定的政策,或把墨西哥變成中國的軍事基地,華盛頓肯定會有巨大反應。

貿易上,北京所追求的正是特朗普政府想要的經濟優勢。北京比華盛頓更不可能單方面提供好處。

中共最近召開的十九大結束後,中國的立場可能變得更加強硬,習近平主席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其更強硬的外交政策與更威權式的國內立場是相輔相成的。在向十九大代表發表的冗長講話中,他提出了愈發充滿自信的國家與政府願景。他不大可能優先滿足蒂勒森國務卿“有所行動”的願望。

如果特朗普政府不另闢蹊徑,它就可能發現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充滿爭執,越來越沒有收穫。華盛頓應當在重要問題上直面中國,但要用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方式。這就要求美國明白,自己是沒有資格對北京發號施令的。

政府必須作好交易準備。實際上,總統已經在運用他所謂的交易手腕。如果他想從中國得到什麼,他就必須給北京提供一些回報。

蒂勒森國務卿聽上去是明白這一點的,至少理論上如此。談到與中國打交道,他說,“我們可以用合作與協作的方式去做,也可以採取行動,逼你做出反應”。不過,合作和協作必須有來有往。

並不是所有爭端都可以解決,但人們可以設想一下妥協。中國收斂其領土野心,其他聲索國則同意就島礁地位展開討論;北京對朝鮮施加更多壓力,華盛頓則同意美國軍隊撤出統一的朝鮮半島;中國同意保持台灣的模糊現狀,反過來華盛頓承諾不以台灣為軍事基地,美方保證不進行任何軍事介入。

當然,北京有所行動更好,因為這是“正確”的事。不行的話,中國也應該為滿足美國的期望而作出應承。然而,這是現實世界,雙方都不可能如此。

這並不意味着期望完全不恰當。華盛頓應該想到,習近平政府所做的是它認為符合自身利益的事。如果美國想改變這些做法,它就必須對中國的利益採取不同政策。美國的措施可以包括威脅,但也應該包括好處。

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抨擊希拉里·克林頓是戰爭販子,主張使用外交手段。但總統特朗普迄今為止更喜歡對抗和發出戰爭威脅。這種做法對朝鮮不會奏效,對中國也根本不可能奏效。如果特朗普政府打算玩預期遊戲,就不能耽於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