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堅稱他將從美國的外國貿易夥伴那裡獲取巨額關稅收入,這筆收入將用於資助他雄心勃勃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計劃。這個想法違背了有關關稅定義及其收入來源的傳統認知。
- 近日,筆者有幸作為“慕尼黑青年領袖”全程參與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深切感受到美歐政策之間日益顯著的溫差。無論在經濟貿易、軍事安全領域,還是在意識形態……
- 2025年伊始,達沃斯論壇、法國人工智能行動峰會、慕尼黑安全會議相繼召開,清晰映照出當下國際形勢的諸多關鍵特徵。經濟合作意願上升與競爭持續加劇並存。在地緣政治競爭……
- 隨着特朗普2.0開啟,中美博弈恐將加劇,但雙方仍有望達成符合共同利益的一攬子經貿框架協議,進而推動中美關係達成新的平衡。
主編推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基於主權原則、制度規則和多邊主義的國際秩序在進入第80個年頭之際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 外交策略2024年全球經濟克服地緣安全關係持續緊張、一些經濟大國內部政治動蕩的挑戰,顯示出韌性和活力,實現了穩健增長。但是不同區域和不同行業的經濟表現存在明顯差異。各國政府未來的政策目標和手段因而面臨分化,給2025年的經濟發展帶來變數。
- 軍事安全以結束烏克蘭戰爭為目的的烏克蘭計劃是特朗普新任期內首要的外交行動,它不僅是特朗普與北約國家、俄羅斯進行交易的砝碼,而且能讓特朗普青史留名。為此,特朗普宣布計劃舉行美俄峰會,以此作為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敲門磚。
- 經濟金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是世界最大貿易協定,包括15個經濟體,其旨在振興全球化、加強貿易規則,以及加強東盟在區域貿易中的核心地位。在中美關係緊張的背景下,RCEP為供應鏈轉移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機會,同時使得中國能夠通過「一帶一路」等倡議深化與發展中地區的聯繫。
- 經濟金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以濫用關稅為特徵,其動機是平衡雙邊貿易和優先考慮美國國內生產。雖然這些措施重塑了貿易格局,但也在無意中加強了中國的全球經濟地位,從而凸顯「脫鉤」的局限性。
- 外交策略這位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必須迅速採取行動,避免在烏克蘭陷入慘敗,讓俄羅斯贏得地面戰。如果希望得到普京迅速積極的反應,特朗普需要拋棄歐洲,繼續前進。否則,最終的失敗將不僅僅是北約的失敗,也將是特朗普的失敗。
- 能源環境隨着氣候變化的影響加劇,美國和中國必須將工作重點轉向氣候適應,為增強地方夥伴關係創造機遇,並以競爭的方式向脆弱國家提供幫助。這種方法為兩國引領全球氣候行動指明了方向。
- 外交策略東盟和金磚國家都是國際合作組織,與七國集團相似,只不過二者都是由非西方國家領導。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加入金磚國家引發了一個問題:這些國家能否在不破壞東盟長期以來地緣政治定位的情況下協調各自的目標?
- 外交策略格陵蘭島是北大西洋最遠端代名詞,向來遠離全球重大事件。但由於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和特朗普大膽提議,這個偏遠島嶼是否會成為全球利益爭奪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