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吳正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美國的「印太北約」缺乏現實基礎

2020-09-17
stephen-biegun.jpg
美國副國務卿斯蒂芬·比根(圖片來源:法新社)

日前,美國副國務卿斯蒂芬·比根在一年一度的美印戰略夥伴關係論壇間隙舉行的在線訪談會上,就四國安全對話發表講話,提出要將四國安全對話“正式化”,建立某種更為緊密的類似北約的關係。

比根稱,“印太地區實際上缺乏強有力的多邊結構”。美國的印太戰略是“在幾乎所有領域反擊中國”。四國安全對話的目的是圍繞共同價值觀和利益建立一個關鍵群體,以吸引更多印太國家,甚至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為共同事業而努力,並最終以一種更有條理的方式締約結盟。

他還告誡說,“不要把它僅僅定義為遏制或防禦中國的倡議”。“我覺得這還不夠。”此外,他還引用北約的例子,提出要以四國為基礎,小心謹慎,不要貪大求多。美國要建立“印太北約”的圖謀昭然若揭。

四國安全對話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參與,於2017年啟動,當時只是工作級別會議,主要探討四國在印太地區安全合作。2019年聯合國大會期間,四國安全對話首次舉行部長級會議,三個月不到又利用東亞系列峰會召開曼谷高級別會議。不久前,印度首次邀請澳大利亞參加美日印三國聯合舉行的馬拉巴爾海軍演習,各方還商定將於今年秋天在新德里舉行部長級會晤。看來,“印太北約”籌建工作已進入提檔加速階段。

然而,美國“印太北約”就像建立在沙灘之上的華麗大廈,缺乏現實根基和利益支撐。

“印太北約”針對的是所謂“中國威脅”,但這個前提並不存在。中國致力於和平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不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發展較快,但中國靠的是合作共贏,靠的是人民勤奮刻苦。中國不搞強買強賣,也不搞殖民做法、炮艦政策和零和博弈。中國與印度、日本以及南海相關國家存在領土或領海糾紛,但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中國方針是明確而一貫的,即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爭端。中國並沒有對美國提出領土聲索,因此不存在所謂過度聲索問題。美國把中國正當的發展和自衛行動說成是“擴張”和“侵略”,為其建立“印太北約”提供依據,這完全是混淆是非的伎倆。

“美國優先”也決定美國“建群”不會成功。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將“美國優先”奉為圭臬,放棄承擔國際責任,不斷退群毀約,令其他國家特別是盟國無所適從。美國逼迫北約盟國在防務開支問題上儘早達標,不然就威脅要退出北約,同時施壓韓國和日本大幅度提高駐韓日美軍費用分擔。美國這屆政府讓美國與盟國關係陷入戰後最困難境地,“印太北約”也難逃失敗下場。

日本不會輕易摒棄中日關係重回正軌的成果。雖然維護日美同盟依然是日本外交的基石,但美國單邊主義的霸凌做法也令日本看清美國不可靠的一面,自主意識上升。同時,隨着中國經濟不斷發展,日本也認識到要發展本國經濟離不開中國市場,離不開發展對華關係。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日本對華釋放善意,促使兩國關係重回正軌並取得新的發展。在“印太北約”問題上,是否犧牲來之不易的中日關係改善向好的成果,日本會慎重考慮。

澳大利亞雖是美國鐵杆盟友,但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形成了所謂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的二元結構。對“印太北約”,澳大利亞也會三思而行,不會貿然掉進入以中國為敵的陷井。正如澳大利亞外長佩恩所言,“與中國的關係很重要,我們無意破壞它”。

印度既是上合組織和金磚合作組織成員,又是美日印三邊關係和四國安全對話成員,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搖擺國”,遊走於新興經濟體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在大國競爭的新國際形勢下,這是印度“戰略自主”原則的最新運用,目的是在大國競爭中左右逢源,撈取最大好處。美國近幾屆政府都在拉攏印度,為其“戰略東移”和“印太戰略”服務,而印度則投桃報李,竭力迎合美方意圖,在武器採購、情報交換、後勤資源共享等方面享有事實上美國准盟國的待遇,並妄圖用緊密的印美關係制衡中國。目前架構或許對印度最為有利,而如果選擇結盟,印度如何繼續保持自身獨立性,避免同盟關係帶來的約束和依附?這不僅會顛覆作為印度外交基石的“戰略自主”原則,還將戕害其根本利益。

無怪比根在講話中表示,“我們得確保每個國家都以同樣速度前進”,美國將暫時保留“印太北約”的想法,這種正式聯盟“只有在其他國家像美國一樣態度堅定的情況下才會建立”。顯然,四國安全對話成員對“印太北約”有分歧。沒有共識,“印太北約”又從何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