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台事務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長

如果香港特首李家超無法參加APEC會議……

2023-08-30
640.jpg

2023年APEC會議將於1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據7月27日的《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決定“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原因是2020年李家超在任香港保安局局長時被美國制裁,並稱這是拜登政府經過慎重考慮後所作出的決定。如果消息確實,那就是白宮決定政治性、而非技術性處理李家超參會一事。

美國2020年對時任保安局局長的李家超進行單方制裁,依據的是特朗普簽署的13936號行政令,當時除了制裁李家超,還制裁了包括時任行政長官在內的其他香港官員和內地官員共計11人。拜登上任後,已經三度延長這一行政令,這也就意味着,依據行政令的相關制裁依然有效。當然,有制裁,就有豁免制裁或取消制裁,這些權力都掌握在白宮手中。

美國處於政治考慮拒絕讓李家超參會,當然會加劇香港與美國關係的緊張。近年,美國借香港國安法出台,不僅對香港官員進行制裁,而且以所謂“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為由取消給予香港的不同於內地的差別待遇,甚至還盯上香港駐美經貿辦在美國的活動,以及香港在多邊機構和組織中的單獨成員地位,這些操作都在傳遞不友好信號。而實際情況是,香港依據憲法和基本法享有的各項權利並沒有發生改變,香港特區政府——無論哪一屆——都非常重視與美國的關係。

客觀講,香港和美國一直保持着緊密聯繫。單從經濟金融領域來講,2022年,美國仍然是香港僅次於中國內地和東盟的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達641億美元(5021億港元)。香港是美國第五大葡萄酒出口市場、第七大牛肉和牛肉產品出口市場,以及第21大農業及相關產品出口市場。截至2021年底,美國在香港的直接投資頭寸市值達456億美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還有不少美資銀行機構、保險公司等。

美國此舉還給本來就已經困難重重的中美關係雪上加霜。中美關係近年曆經波折,儘管中方一直希望與美國一道,管控雙方分歧、避免戰略意外,但美國由於國內政治原因,對華政策意識形態色彩越來越濃,無論是“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還是“投資、結盟、競爭”三點論,競爭都已是不變的主線。近期,拜登簽署對華投資限制令,限制美國主體投資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在高科技領域已對華築起“小院高牆”。且該限制令將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與中國內地同等對待,延續近年做法,即逐步取消香港享有的不同於內地的優惠待遇。

此外,在世界經濟尚處於疫後恢復的關鍵時期,美國此舉對外傳遞了不團結的信號。APEC是重要的區域組織,致力於經濟合作與區域發展。香港1991年加入,回歸後依照基本法規定,以“中國香港”名義繼續作為APEC成員,多年來參與了APEC大量工作,為之貢獻良多,也從中獲益良多。藉此次會議,21個成員國本來可以對外展示共同致力於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尤其是區域經濟面臨的發展動能問題。然而,美國的做法,無論是拒絕李家超參加,還是拒絕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都令人感到濃濃的與中俄對抗意味。

無論是緩和中美關係,還是改善香港與美國的關係,都不是靠單方面努力就能實現的。接觸交流、談判妥協、釋放善意、良性互動、建立信任……這是一個由淺入深但又交錯進行的過程。中美能否借APEC會議實現雙方關係的企穩回升,能否借這一平台實現“習拜會”,能否朝着落實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再推進一步,考驗的是雙方的智慧和對本國人民、對區域國家、對世界發展的擔當。

按照APEC有關規則,李家超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本來就可以“默認受到邀請”赴美參會。當然,正式的邀請函(一般主辦國會在會議前至少八周給與會者發正式邀請函,在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召開前約一個月再次發函說明會議議程等其他細節)會讓人感受到東道國的禮節與尊重。由於香港不是美國的免簽證地區,所以李家超需要取得赴美簽證才能前往,而由於制裁,其目前無法取得簽證。解鈴還須繫鈴人,李家超“卡”在簽證,而美國行政部門完全可以找到穩妥的解決辦法。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政治操弄無法真正解決政治問題,只會讓原本的問題更複雜,並衍生出經濟、外交甚至是軍事戰爭等一系列問題。中美作為負責任的兩個大國,無論是處理兩國關係中的具體問題,還是處理涉及世界發展、人類前途命運的宏觀議題,都需要更為理性、務實的態度,真正做到管控分歧,聚焦合作,擴大共識。香港問題應當成為中美一致向前看的一個契機,而不應該成為中美摩擦又起的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