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國面對的中國挑戰

2022-08-10
Nye.jpg

在今年7月舉行的阿斯彭安全論壇上(筆者是聯合主席),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呼籲人們更好地了解他的國家。但是,與會專家對中國的目標有相當大的爭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打算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等關鍵技術上超過美國,且許多分析人士預測,中國的GDP(按市場匯率計算)將在下一個十年初超過美國。中國是否正尋求在2049年共產黨執政百年之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的領導力量?

一些杞人憂天者把中國人描述為“一丈之巨”,但一位有經驗的阿斯彭論壇與會者卻笑說,相比美國的六尺二寸,中國更像是五尺十寸。不管怎麼說,中國在過去幾十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美國戰略家描述中國是大國競爭中“步步緊逼的挑戰”。

未來三年會發生什麼,將取決於許多未知因素。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沒能避開“中等收入陷阱”,已經在衰落。還有人認為,由於人口結構的制約和要素生產率低下,加上習近平重國企輕私企的政策,中國將進入一個停滯期。此外,中國還面臨不平等加劇和環境惡化的嚴重問題。習近平的“中國夢”以及任何其他的線性預測,都有可能因為涉台戰爭或金融危機這樣的意外事件而脫軌。

同樣的,在這個問題上,阿斯彭論壇的一些專家比其他人也更悲觀。未來從不是單一的,而是會有許多可能的情況,而哪一種情況更可能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做什麼,以及美國選擇如何應對。

正因為未來有許多可能,美國在應對中國的挑戰時也會面臨許多可能的失敗風險,所以,審慎的戰略必須有不止一種考慮。最嚴重失敗是一場大規模戰爭,即便美國獲勝,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軍事衝突,也會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全球經濟影響相形失色。

在阿斯彭論壇上,安全分析人士的焦點是台灣。中國視台灣為一個叛離省份,是中美戰爭的潛在觸發因素。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試圖勸阻台灣不要在法律上宣布獨立,同時阻止大陸對台灣使用武力。但中國的軍事能力一直在提升,雖然美國總統喬·拜登否認美國的政策有所改變,中國官員卻聲稱美國高層訪台——最近是眾院議長南希·佩洛西——正在掏空這一政策。由此人們想像,中美雙方會像1914年的歐洲主要大國那樣陷入戰爭。

第二種災難,是美國國內政治中對中國的妖魔化,將導致一場長期的冷戰。這種結果,將阻礙中美兩國就治理世界經濟或應對跨國生態問題進行合作,最關鍵是應對疫情和氣候變化合作。同樣,中美競爭還妨礙雙方在減緩核武器和生物武器擴散方面進行合作,這將讓所有人付出高昂代價。

如果無法控制國內政治的兩極分化,解決自身社會和經濟問題,美國也將蒙受損失,進而失去重點,導致與崛起的中國進行成功競爭的技術活力被嚴重削弱。同樣,民粹主義本土主義的增長限制移民,削弱美國對國際機構和聯盟的支持,這些也可能導致競爭失敗。

最後,美國的願景和價值觀可能會失效。可以肯定的是,現實主義和謹慎行事是成功實施對華戰略的必要條件。美國沒有能力讓中國實現民主,只有中國人能做到。但對民主價值觀和人權的觀感也很重要,它可以通過吸引而不是脅迫盟友,形成對美國有利的軟實力。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要成功應對中國的挑戰首先要從國內開始,而且必須以維護美國自己的民主制度為基礎。

美國還應投資於研發,包括利用國會最近通過的2800億美元“芯片和科學法案”,以保持在關鍵行業的技術優勢。美國應該保持對世界的開放(包括對中國學生),而不應縮在恐懼和衰落主義的帷幕後面。

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美國需要重整其傳統軍事力量,以適應技術的變化,並強化聯盟架構,包括北約以及與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的夥伴關係。畢竟,美國及其盟友佔世界經濟的份額是中國加上俄羅斯的兩倍。美國需要加強與印度的關係,包括利用Quad外交框架——這是一個非正式的四國安全組織,成員還有日本和澳大利亞。

美國還應加強對現有國際機構的參與和補充,它創立這些機構是為了制定標準和管理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最後,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中國就跨國問題進行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在他重要的新著《可以避免的戰爭:美國與習近平的中國發生災難性衝突的危險》中,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主張設立“有管理的戰略競爭”目標。短期內,中國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和習近平政府的強硬政策意味着,美國也許不得不在競爭這一面花更多的時間。但如果避免意識形態上的妖魔化,避免誤導性的冷戰推理,並維持其聯盟,美國就能成功應對中國的挑戰。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America's China Challenge”(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