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沈丁立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解讀拜登訪亞

2022-05-31
shen.jpg

拜登已經結束了他作為美國總統對亞洲的首次出訪。盤點一下他此行的要點,有以下三條。第一,分別拉攏韓日兩國。第二,給印太戰略增溫。第三,擇機再度宣示美軍將“介入”對台灣的保衛。拜登此行,除發起“印太經濟框架”之外,基本沒有新意。對於目前剛剛出台的“印太經濟框架”,似不宜過度解讀。

首先,關於韓日。拜登首訪東亞,並從韓國起始,表明了對韓國尹錫悅政府的重視,也反襯出對韓國上屆政府與美國東亞政策保持距離的不滿。問題是,韓國最大的安全問題,並非由於中國的崛起而使其外部安全環境嚴重惡化,而是朝鮮的核武常態化對半島南部持續帶來軍事壓力。在這方面,迄今為止韓國歷屆政府均無功而返,美國也從來無計可施。無論是青瓦台的尹政府,還是白宮的拜登方面,也還拿不出任何新的有效對應。

拜登訪韓,其親善作秀之象徵性遠超雙方新增的戰略合作實質性。即便是韓國加入了美國目前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這依然還是文在寅總統任內談成的美韓合作,更何況這一框架的未來很不確定,特別是它本身很可能成為中國下階段發展的新助推器。即使美國有意打造亞太北約,但拜登並無能力用兩天時間化解韓日的歷史積怨,所謂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完全缺乏政治與安全共識。

韓國尹政府上台伊始所發表的一些對朝強硬言論,以及所表達的對美更加接近姿態,基本服務於其競選目的,使其政綱有別於上屆政府。但由於朝鮮政治獨立,擁核自重,並已事實上放棄以武力統一半島的念想,韓美沒有任何可能改變朝鮮。尹錫悅5年後下台時的半島局勢與目前相比,不會沿着南方的期待發生突變,拜登來與不來都一樣。

其次,關於印太。美國迄今只有特朗普政府制定的“印太戰略框架” ,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尚未出台。特朗普政府激活了“印太安全機制”對話,拜登政府將其升級到了峰會層面。既然地理覆蓋從亞太擴展到了印太,其一個重要目的便是為了涵蓋印度。然而,印太安全機制的最終失敗,必然也將是因為這個機制包括了印度。

印太安全機制的內涵,是地區自由與民主,以及產業鏈、公共衛生鏈等的合作,並主張航行自由。這些與離開軍事協防的同盟機制完全是兩回事,其重要原因就是由於這個機制納入了印度。美國在俄烏衝突中尚且不願出兵,那麼在未來一個與印度不直接相干的印太地區衝突(譬如台海衝突)問題上,印度更無必要讓渡國家主權,通過事先加入一個軍事集團來承擔不必要的巨大風險。在事關印度主權和安全問題上,新德里的自尊與自信要求它只能單挑中國和/或巴基斯坦,而非依賴美國等方為印度參戰。印度加入印太安全機制的唯一目的,是利用其他成員以擴大其發展和安全利益,而非被利用來付出獨立與安全代價。

此次在東京啟動的“印太經濟框架”,涵蓋了互聯互通經濟、韌性經濟、清潔經濟和公平經濟這四個板塊。其中的互聯互通經濟與中國提倡的互聯互通有兼容性。印太各國有機會同時獲得中美各自提出的合作方案,中國理應感到高興。有了美國“印太”版的競爭壓力,客觀上有助於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甚至還可能增加中美就互聯互通開展合作的機會。這個道理,也適用於“印太經濟框架”下的清潔經濟部分。至於“韌性經濟”與“公平經濟”兩部分,則潛在對我國可能產生壓力,包括以“公平”名義重置產業鏈帶來的壓力。

我國宜總結經驗,對於“印太經濟框架”某些可能擊中我方的痛點,妥善實施改革,以期適時申請加入,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更大開放。美方目前已排除台灣加入,對此中方心知肚明,宜儘力維持這一局面。鑒於美國國內黨政等分歧依然嚴重,下屆大選特朗普是否捲土重來,未來可能由共和黨主導的美國政府是否會退出“印太經濟框架”,都在未定之天。

第三,關於台灣。儘管拜登總統訪日期間就台灣問題再次發生“口誤”,但這並不給中美關係增加新的因素。其中重要事項,涉及兩方面。其一,美國是否保護台灣。其二,美軍會否進入台灣。

美國的《與台灣關係法》,本就以立法方式確立美國將協防台灣。雖然此法沒有明確美軍必定介入,但也沒有對此排除。美國總統口頭表示將保衛台灣,也並非自拜登始。1991年,小布殊作為總統明確表示“美國將竭盡所能,協防台灣”。拜登總統無非是再說一遍,這不屬新聞。

關於美軍是否入台參戰,拜登過去和現在都沒有說。他只是說美軍會“介入”。介入的含義比較寬廣,包括但不限於美軍情報支持、美軍顧問諮詢、美軍武器前置、美軍武力護航、美軍戰區掃雷、美軍軍技培訓、美援裝備補充等等。拜登總統這次所表示的,可能是其中一項或多項,當然也不排除美軍入台作戰這最為敏感的行為。

本來,美國的《與台灣關係法》規定,在台海出現危機時,美國總統須與美國國會領袖協商,共同決定如何協防台灣。目前,台海局勢雖然趨緊,但還不能以危機來界定。拜登在未同國會協商的情況下,擅自公開表示美軍將介入對台灣的保衛,似有越權嫌疑。美國對華增強威懾,究竟能否說到做到,值得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