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陳子楠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洋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在南海的小動作難撼區域穩定大局

2019-12-04
us ship.jpg

11月20日和21日,美國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和“邁耶”號驅逐艦先後闖入中國南沙美濟礁周邊海域和西沙群島領海,執行所謂“航行自由行動”,挑戰中國在南海的海上權利主張。中國海軍依法對美軍艦艇全程進行跟蹤監視、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美國海軍雖精心策劃此次行動,但終究難以撼動區域和平穩定大局。

其原因是,一方面,美方的花樣雖不斷翻新,卻暴露對挑戰內容的心虛。2015年奧巴馬政府首次公開在南海執行“航行自由行動”以來,美國海軍不斷強化相關行動的頻率和規模。特朗普政府上台後又試圖在軍艦類型、編隊規模等方面取得突破。此番行動中,美國首次派遣瀕海戰鬥艦在南海執行“航行自由行動”,並首次出現連續兩天在不同地點挑戰中國對南海島礁權利主張的新態勢。

實際上,美國指責中方“過度海上主張”,主要還是集中在所謂“無害通過應事前通知或經批准”、“過度直線基線主張”和“以低潮高地或人工島嶼主張領海”等“老三樣”上。而這些本就是美方基於自身利益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空白或模糊之處的單方面闡釋,不具有國際法效力,不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為了掩飾相關行動在挑戰內容上老調重彈和乏善可陳的窘迫,避免國際社會“審美疲勞”,美國必須費盡心機地在行動樣式上“花樣翻新”,以便在南海地區刷存在,蹭熱度。

另一方面,美國意圖攪亂局勢,卻反襯維護區域穩定的可貴。近期,南海周邊國家區域合作又取得不少新的積極進展。10月底,中菲油氣開發合作政府間聯合指導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兩國海上共同開發又邁出堅實一步。11月初,在第22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各方對“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取得的進展均表示滿意,感到鼓舞。

與此同時,美國防長埃斯珀11月17日同東盟國家防長會晤時稱,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對他國構成威脅,東盟不能允許中方操縱“南海行為準則”。他在19日與菲律賓防長洛倫扎納會晤後宣稱,《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於整個太平洋地區,包括南海。

在當前南海局勢總體穩定,有關各方聚焦對話與合作之際,美國卻頻頻炫耀地區軍事存在,提高對盟國安全保證調門,渲染中國安全威脅論調。

相較之下,誰在維護穩定、推動合作,誰在攪動局勢、煽動對立,一目了然。而美軍相關行動之目的無外乎打斷南海局勢的降溫趨穩進程,挑動周邊國家對華關係,進而“忽悠”東盟國家積極響應美國的印太戰略,成為其制衡“競爭對手”的馬前卒,將南海由合作友誼之海變為競爭衝突之地。

競爭沒有贏家,合作才是正道。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最終要靠域內國家勠力同心、攜手同行。同時,南海地區長治久安的最大受益者也必然是域內國家。因此,域內國家都應當跳出冷戰思維窠臼,排除域外國家干擾,共同維護南海地區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在平等協商基礎上推動完善區域治理機制,促進南海能源開發、海上搜救等各領域的務實合作,進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增進各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