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吳正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中美關係的大框架沒有變

2018-03-23
S1.jpg

去年年底特朗普總統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是一份基礎性文件,其主要思想貫穿之後美國防部發表的《國家防務戰略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以及特朗普任內的第一份《國情咨文》。

美國外交不能沒有對手。冷戰時期是前蘇聯,“911”事件後是恐怖主義,特朗普時期則是所謂的修正主義中國與俄羅斯。奧巴馬時期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特朗普政府則需要有自己的一套說法,特朗普上台不到一年就拋出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是題中之義。但是,報告充斥不實之詞,誤判國際形勢和中國戰略意圖,是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產物。

誤判之一:世界已回歸大國競爭時代。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加速發展。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不是哪一個國家所能單獨應對的。因此,無論從全球還是從地區層面看,大國之間加強對話與協調,合作共贏,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而大國競爭只會導致互相猜疑,惡鬥不止,相互消耗,甚至危害世界和平與繁榮。

誤判之二:中國和俄羅斯已取代恐怖主義,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關切。眼下,中美面臨的共同威脅仍然是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全球化帶來的種種挑戰。美國人為地將中國和俄羅斯列為首要安全關切,但在實際操作上又依靠中國和俄羅斯來對付“流氓國家”朝鮮和伊朗以及恐怖組織。美國的做法只能說明中國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誤判之三:中國“企圖侵蝕美國的安全和繁榮”,“試圖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取代美國,擴大其國家主導經濟模式的勢力範圍”,美國競爭的第一個國家就是中國。美國的指控罔顧事實。一是中美經貿合作體量巨大,不但令中美兩國受益,還是中美關係乃至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二是中國不尋求全球主導權,中國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並不存在經濟模式的輸出問題,也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三是經過世界金融危機之後,那種認為某一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想法和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美國擺出一副要與中國展開全面競爭的架勢。對此,中國並不懼怕,中國反對的不是良性競爭,而是惡性競爭,如衝突對抗、軍備競賽、貿易戰、貨幣戰等等。美國企圖強加在中國頭上的恰恰就是這種惡性競爭,以期達到牽制、延遲甚至拖垮中國發展的目的。因此,報告的所謂競爭是新形勢下遏制的變種和翻版。可以預計,在這種氛圍下,中美摩擦會增加,兩國關係將出現一定程度的跌宕起伏。

然而,報告並沒有完全排斥中美合作。美方表示,願意與中俄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當下,全球化已把世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世界上存在的許多問題都需要各國合作應對,沒有任何國家包括美國能獨善其身。即使報告強調“四個核心國家利益”:保護美國人民和國土安全、促進美國繁榮、以力量求和平、增加美國影響力,其中不少內容,如反恐、國際犯罪、網絡安全、毒品、移民、傳染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其解決也都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

就在報告發表後不久,特朗普於1月中旬和3月上旬兩次就朝核問題和兩國關係專門打電話給習近平主席,強調中美合作的重要性。此外,美方日前高調宣布在阿富汗打擊“東伊運”等恐怖組織,向國際社會表明其繼續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同時也是對中國的一種示好之舉,希望在反恐問題上深化與中國的合作。據報,近期美國負責亞洲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施賴弗在回答參議員質詢時聲稱,中國是美方反恐的合作夥伴。

從各方情況來看,美國把中國確定為戰略競爭對手的新定位,並不表明中美關係將陷入一味鬥爭和對抗的境地,而是鬥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鬥爭,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依然是中美關係的主流。

更重要的是,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所建立的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為兩國關係平穩發展提供重要的機制保證。日前,國務委員楊潔篪和中央財辦主任劉鶴先後訪美,雙方商定舉行第二輪中美四個高級對話機制的具體安排,並同意採取合作的思路而不是對抗的方式來處理兩國經貿摩擦,維護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發展。無疑,這些舉措將加深彼此了解,避免摩擦升級失控,危及中美關係的大局。

總之,報告的出籠表明,美國對華政策會有所調整,但不致於動搖中美關係的根基。中美關係合作與鬥爭的大框架沒有變,鬥爭面可能上升,但合作面依然是兩國關係的主要方面。只要雙方堅持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摩擦,中美關係就可望取得更多的積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