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朱松嶺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台灣旅行法」無法訛詐中國

2017-11-08
S4.jpg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10月12日審議通過的“台灣旅行法草案”在中國引起高度關注。儘管此法案從草案到完成立法程序還有漫長的過程,其成為法案的可能性也有待評估,但是,美國眾議院相關委員會的這種舉動觸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給兩岸關係乃至中美關係帶來隱憂。

首先,中國已經高度重視美國的國會壓力政治,高度重視提案行為,“台灣旅行法”很可能無疾而終。重視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也是矢志不移地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我們已經充分注意到國會在美國政治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也充分注意到美國國會的眾多涉台提案都是開始於國會議員的提案行為,這也是為何此次“台灣旅行法草案”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層級審議通過獲得中國方面高度重視的原因。提案是美國國會議員立法行為的起點,也是他們影響涉台問題、兩岸關係,進而影響中美關係的開端。儘管從第95屆國會開始到現在,美國國會議員的涉台提案大多數都沒有能夠成為法律,但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提案行為,有幾次確實給中美關係造成了重大損害。要知道,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會不惜任何代價維護國家主權完整和領土統一。

第二,如果“台灣旅行法”真的獲得通過成為法律,中美關係將受到嚴重傷害。儘管“台灣旅行法”獲得通過成為法律還處在或然階段,但是,不能不對這類涉台提案高度關注、充分評估並努力尋求溝通和解決辦法,將其化解在無危險階段。回顧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美國國會議員通過提案不斷衝撞中美關係底線並破壞中美關係,縱容島內分裂主義勢力破壞兩岸關係的歷史,不難看出,歷史上有過兩次對中美關係造成重大損害的事件:第一是“台灣關係法”的通過,第二是李登輝訪美獲得國會通過。這兩件事發生之時,中國的綜合國力還沒有今天這麼強,中美兩國的聯繫還沒有今天這般緊密,中美兩國的利益還沒有今天這麼不可分割,中國的總體環境還沒有今天這般明朗。現在,已經全面熟悉美國政治運作,並擁有了一批熟悉美國國會的學者和政治工作者、外事工作者的中國,會通過美國熟悉並能接收的方法將問題解決在搖籃狀態。當然,恰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做最壞的打算,如果美國真的通過這一法案,使之成為法律,中美關係必將面臨嚴酷的冬天,美國也會遭受不得不面對的損失。對此,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應該會作出理性的選擇。

第三,炒作“台灣旅行法”不利於兩岸關係,也不利於維護台灣民眾的利益。我們非常清楚眾議員夏波來自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那裡的亞裔、尤其是來自台灣的移民有着不小的影響,他們不僅具有政治上的影響力,更有着遠遠超過其人口比重的財力,眾議員夏波要連選連任就要依靠這批人,迎合這批人,回饋這批人。但是,這種鼓吹美台交往公開官方化的提案,一旦成為法律,不僅意味着中美關係受到嚴重衝擊,更意味着“台獨”變種希望走向“正常國家”的企圖在逐步推進,意味着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有可能完全喪失,意味着中國極有可能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重要的是,這是美方改變“一個中國政策”造成的。屆時,整個中美關係將面臨空前挑戰,台海地區的局面必將出現巨大變化。相信眾議員夏波選區來自中國台灣的選民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出現,相信眾議員夏波也不希望這個結果的出現,美國行政部門也不希望看到這個結果的出現。

說實話,我們非常清楚,美國國會議員基於聯邦憲法賦予的權力進行涉台行為大致有三種:加入涉台連線,參與涉台提案,訪問台灣地區,三者的次序分別是從身份認同到院內立法,再到院外活動。美國國會議員無論是基於兩黨政治鬥爭、選區利益、意識形態以及利益集團的影響,可能都是想做好事,但是,由於中美文化的差異等諸多原因,好心未必做好事。而且,經過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中方不斷的努力,中美兩國尤其是國會層面的了解、理解、互動在逐步加深,相信“台灣旅行法”應該能消失在成為法律之前的道路上,不會成為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