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馬凱碩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東盟50周年

2017-08-09
s3.jpg

我們身處亂世,哪怕這個星球最繁華的所在,亦籠罩悲觀的陰影。許多人深信國際秩序正在崩壞,有些人擔心一場文明衝突就算尚未開始,也已迫在眉睫。

但黑暗之中,東南亞帶來意想不到的一線希望。最近幾十年來,該地區取得非凡進步,達至從前難以想像的和平與繁榮。這一成就主要歸功於本月紀念50周年誕辰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

東南亞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地區之一。當地6.4億人口當中包括6400萬穆斯林、1200萬基督徒、1500萬佛教徒,以及數百萬印度教徒、道教徒、儒教徒和共產主義者。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亞有2.61億人,而汶萊只有45萬人。新加坡人均年收入高達52960美元,是老撾(2353美元)的22.5倍。

這種多元化使東南亞在促進區域合作方面有明顯劣勢。1967年東盟成立時,大多數專家都估計它堅持不了幾年。

彼時,東南亞還是一個貧窮的、問題重重的地區,英國歷史學家費舍爾形容其為“亞洲的巴爾幹”。越南戰爭正在進行,中越戰爭尚待打響。許多人把創建東盟的5個非共產國家(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看成多米諾骨牌,一旦有鄰國倒向共產主義或陷入內亂,便會引起連鎖反應。

但與預期相反,東盟成為世界上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個成功的區域性組織。東盟每年舉辦上千場會議,以深化教育、衛生、外交等領域合作。它還同中國、日本、印度、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建立了東盟經濟共同體。如今,東盟作為一個整體已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並有望到2050年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正如我在《東盟奇蹟》一書中解釋的,東盟的成功得益於幾個因素。首先是反共產主義為合作提供了巨大動力,印尼的蘇哈托、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等政治強人將聯盟凝聚在了一起。

另外有助益的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東盟剛剛起步之時,美國、中國和東盟成員國在戰略上有利益交融。不過即使冷戰結束,該地區也沒有爆發巴爾幹那樣的衝突,東盟國家仍保持了東南亞地區上世紀70、80年代建立起來的合作習慣。

事實上,東盟昔日的共產敵人柬埔寨、老撾和越南都決定入盟,同樣還有結束了數十年孤立的緬甸。東盟對緬甸的接觸政策曾遭到西方批評,但這一政策為緬甸從軍人統治和平轉型奠定了基礎。(相比之下,西方對敘利亞等國的孤立政策決然不會取得類似結果。)

誠然,東盟遠非完美。短期內它就像一隻行走的螃蟹,進兩步,退一步,再側一步。

然而東盟的長期進步是無可否認的。它的GDP總量已經從1970年的950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2.5萬億美元,而且它是亞太地區唯一可靠的地緣政治參與平台,獨具讓美國、歐盟、中國、俄羅斯等所有世界大國共同參與其會議的能力。

東盟仍面臨嚴峻的挑戰。南海地區領土爭端已經導致巨大分歧,美中兩國愈演愈烈的地緣政治競爭進一步威脅着東盟的凝聚力。馬來西亞、泰國等一些成員國的國內政局也愈發混亂。

但東盟的歷史表明,它可以經受住這些風暴。其出色韌性根植於印尼倡導的“協商一致”(musyawarah and mufakat)文化。假設其他區域性組織,比如海合會或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也遵守這樣的準則,那它們會是多麼地受益!

歐盟曾經是區域合作的黃金標準,但它一直受困於沒完沒了的危機和經濟增長乏力。由於英國即將脫歐,歐盟似乎只能謹慎地尋求其他合作模式。東盟模式雖不完美,卻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2012年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東盟的做法也許才是未來路徑,讓其他動蕩地區也建立起牢固的合作紐帶。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ASEAN at 5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