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特朗普對中國的混亂想法

2017-01-09
S2.jpg

無視傳統,感覺良好

當選總統特朗普特立獨行的決策方式已經成為新聞。在外交事務方面,傳統上要求總統或當選總統就背景情況和談話要點諮詢國務院,並聽取情報部門的每日簡報。特朗普則喜歡拿起電話與外國領導人聊天,在推特上發表意見,或者對一件有爭議的事情信口開河。麻煩的是,此等行為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直接有悖美國長期奉行的外交政策,造成誤解和可能的嫌隙。你不能討好獨裁者,不能評論別國內政,不能在讚美一個國家的同時貶低另一個國家,或不計後果地帶家庭成員參加高級別會議。但這些特朗普全部干過,他似乎還決心以總統身份繼續這麼做下去。

這種取代傳統外交手段的做法,只能理解為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即“贏”才是一切。談判不再對等,不再是妥協,而成為力量的檢驗。出價被拒絕可能導致報復,在乎道德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特朗普的世界裡,國家事業與個人生意相互交織。這個現實為利益衝突打開大門,不僅對特朗普的商業王國是如此,對他那幾位提名內閣成員名下的大量商業活動也是如此。

競選時特朗普眼裡的中國

“這些人不是我們的朋友。這些人是我們的敵人,”特朗普2011年接受CNN的沃爾夫·布利策採訪時說。我們回想一下,在整個競選活動中,特朗普對中國也放過類似狠話,雖然他堅持說自己“喜歡”、“熱愛”中國。他的所言所語表明,他對中方觀點、敏感之處和動機了解得十分有限。

首先,特朗普對中國知之甚少。他從未去過中國,目前就我所知,他也沒有研究過中國,或者交往過除基辛格以外任何有中國經驗的人。他唯一對中國顯示了其特長的故事,就是以5500萬美元向一個中國的銀行客戶出售了一套特朗普大廈公寓,所以“我與中國有很好的關係……我了解中國”。

其次,同與中國有“很好的關係”相反,特朗普認為中國正通過貿易赤字和操縱匯率操縱教訓美國。按他的話說,中國“是一個正在敲美國竹杠的國家,從前只有歐佩克這麼干過”。以及,“中國已經富過美國。中國靠從美國吸走的錢和從美國吸走的就業重建了自己”。如此狹隘的思維很可能帶來對抗性政策。

這種態度很虛偽。通過中國人投資他的物業,以及在中國生產“特朗普”品牌產品,特朗普自己還賺到了錢。特朗普可能以為,自己在特朗普大廈公寓這樣的交易中把中國人贏了,但事實上,那個租戶是中國國有企業(中國工商銀行)。因此,這筆交易其實帶有潛在的利益衝突。

第三,特朗普顯然認為中國的崛起會碰壁,除非中國向美國的要求低頭:

“不,它(貿易戰)將導致中國經濟蕭條,而不是美國。中國把錢都賺走了。我們沒賺到錢。我是說,看看數字。看看、看看我們的進口和他們的進口有什麼不同……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希望擺脫這種夥伴關係。我是說,它讓我們虧了太多錢,我想擺脫它……事實上,他們正嘲笑我們的領導地位,而我們卻讓他們逍遙法外。”

似乎在特朗普心目中,中國做的一切都值得懷疑。以氣候變化為例,他說“全球變暖概念是中國人為了自己編出來的,為的是讓美國製造業失去競爭力”。政治科學家稱之為“不良信用模型”,它自動排除了某可能,也就是說不管中國人做什麼,特朗普對中國的看法都不會改變。不過讓中國當替罪羊顯然在特朗普支持者中獲得共鳴。

特朗普打算對中國做什麼呢?從他的競選活動可以看出如下計劃,顯然它們過於簡單,而且強調的是恐嚇戰術:

讓中國回到談判桌前。手段是立即宣布中國是匯率操縱國。(“我(對中國)要做什麼?”特朗普接受拉什·林堡提問時說。“我會告訴中國,如果你不解決操縱貨幣問題,我的意思是要迅速,要十分迅速,那麼我們會對你的產品收25%的稅。現在要做的是兩件事。首先,馬上開始搞我們自己的製造業。我們不必讓玩具在中國塗上含鉛的塗料,我們可以在阿拉巴馬和北卡羅來納造出好的玩具來。”)

保護美國的獨創性與投資。手段是迫使中國遵守知識產權法,停止不公且非法地把強迫美國公司與中國競爭對手共享專利技術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條件。

讓數百萬就業崗位迴流美國,重振美國的製造業。手段是讓中國不再實施非法出口補貼和寬鬆的勞工與環境標準,不再讓血汗工廠和污染天堂偷走美國工人的工作。

加強美國的談判地位。手段是降低美國公司稅率,把美國公司和就業留在本土;解決美國的債務和赤字,讓中國無法用金融手段訛詐美國;加強美國在東海和南海的軍事存在,阻止中國的冒險主義。

簡言之,特朗普的說法是,“中國正搞死我們”。他無法想像,無論是貿易還是南海爭端,美中關係緊張都可能是雙方行為導致的,因此需要通過外交來解決。他似乎也不願承認中國在匯率確定等方面出現的變化對美國是有利的。特朗普片面的認知使他無法把握細微差別,承認存在誠實坦率的分歧,求同存異。

一個中國?

特朗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打破了慣例,是1979年美國與台灣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雙方領導人的首次對話。與特朗普堅稱“是台灣總統給我打電話表示祝賀”相反的是,台灣官方人士說,通話是事先安排的,並顯然有政治的性質。《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支持這一觀點,稱“熟悉這一計劃的人士表示,此次通話是由雙方助手和台灣問題專家提前幾周安排的”。事實上,特朗普親台灣的顧問們說,他們是故意向中國放出信號,告訴中國如果不改變在匯率、美國在華投資、貿易赤字、朝鮮和南海方面的政策,美國原有對台政策將有所轉變。通過公開質疑指導美中關係近40年的“一個中國”政策,特朗普對這一信號作了強調。他說,“除非能與中國達成協議,否則我不明白為什麼必須遵守一個中國政策”。總之就是,我要什麼你就得給什麼,否則“一中”政策就得待價而沽。

特朗普也許打算利用一下台灣問題(更確切說是敲詐),而中國也對特朗普發出警告。中國媒體的報道表明,雖然中國領導人高度重視積極的美中關係,但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行為將受到堅決抵制。中國媒體報道也表達了對美國的看法,一如特朗普對中國的負面觀感,這些報道認為美國大選進程證明了美國的衰落、缺乏誠信和社會分裂嚴重。對特朗普最初的理想化已不復存在,當初這種理想化可能更多是由於希拉里·克林頓給人負面印象,而不是人們對特朗普有認真了解。

中國最擔心的是美國政策會轉向支持台獨,這個問題曾經導致美中關係危機,不過它最終導致比爾·克林頓制定了美國對台“三不”政策。中國不大可能從特朗普那裡得到“三不”,除非作出實質性讓步。假如中國拒絕讓步,台灣還能有多安全呢?

特朗普與台灣親近,讓人想起小布殊上任初期對台灣的強烈支持,當時他批准了一項重要的軍售。但沒過多久,小布殊就接受了前任們的“一個中國”原則,從親台立場後撤。目前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會依樣畫葫蘆。(12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國防授權法》,要求國防部批准與台灣的年度“高級軍事交流”。)特朗普可能只是試水,但如果他認為可以對中國施壓,那麼他會發現,北京是不會讓施壓戰術或訛詐見效的。中國12月15日在國際水域捕獲美國海軍無人偵察裝置可能只是一次預演。

下錯賭注

正如法里德·扎卡里亞指出的,特朗普的國際聚焦點完全是在倒退。值得“安然相處”的是中國,而非俄羅斯。儘管有南海爭議,但中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秩序中的份量遠勝俄羅斯,它的經濟體量比俄羅斯大許多倍。中國沒有通過網絡攻擊等手段干涉其他國家的選舉,中國與美國有龐大貿易關係,其軍事預算是俄羅斯的三倍。在國際互動的各個層面,包括一軌、二軌和三軌,美中關係都比美俄關係深入得多。

總之,特朗普下錯了賭注。對華強硬將給兩國造成巨大傷害,還可能給整個太平洋地區製造麻煩。美國與中國在從氣候變化到朝鮮半島安全等若干全球關切問題上都需要對方。不幸的是,特朗普身邊還沒有精通中國或亞洲事務的顧問,希望他在為時已晚之前能找到有經驗的人。奧巴馬總統的意見對他是好的建議:“一個中國”政策“關係到他們(中國人)如何對待自己的核心問題,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最終反應會極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