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中關係:認定優先,作出選擇

2014-08-05

美國正遭遇日益複雜的挑戰。伊拉克遭遇伊斯蘭聖戰極端主義者帶來的災難,敘利亞可怕的內戰沒完沒了,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分裂勢力。華盛頓的政策正在破產。

奧巴馬政府在對華關係上表現稍微好一些,但還不夠好。兩國沒有公開的衝突,但關係相當吃緊。在南中國海和日本海的領土爭議可能引發暴力衝突,北朝鮮比任何時候都更具破壞性。還有其他重要的問題潛伏在後台。

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樣的大國存在分歧,應該沒什麼好奇怪的,但兩國必須着手解決分歧。不幸的是,美國更擅長提出要求,而不是協商解決方案。特別是,華盛頓似乎忽視問題之間的相關性,也就是,在某一領域所採取的立場,可能影響其他領域所引起的反應。

比如,美國惹人矚目地提出要“重返亞洲”,或者是把美國的資源和注意力向這一地區“再平衡”。事實上,這個計劃目標遠未達到。華盛頓把幾千名海軍陸戰隊員派往澳大利亞,這足以激怒中國,但如果戰爭爆發,這些根本無濟於事。

華盛頓令人難以置信地聲稱,它重返亞洲與中國無關。但中南海里的那些人不傻。美國在北京的後院重申軍事聯盟並擴充軍力,難道還會有別的原因?

但與此同時,奧巴馬政府又敦促中國對朝鮮施加更大壓力,讓後者放棄核計劃和接連不斷的挑釁行為。朝鮮與其他國家關係間疏,絕大多數能源、糧食和外來經濟投資依賴中國。人們爭論說,只要中國掐住平壤氣管,朝鮮就不得不屈服。

美國的做法,就像是求別人幫一個小忙。事實上,沒人知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會如何反應。試圖脅迫平壤,將使中國與它在該地區唯一盟友的關係出現危險。

朝鮮可能會勉強讓步,同時把它的經濟、政治關係轉向俄羅斯或西方,在邊境上給中國留下另一個敵對勢力。或者是,平壤成功抵抗住中國的壓力,但它同樣會把地緣政治重點轉向他國。

或者,朝鮮會抵抗並崩潰。這樣中國將面臨鄰國的一場混亂,失去在朝鮮的經濟地位,遭遇潮水般的難民,冒上引火燒身的危險。最糟的地緣政治狀況是朝鮮半島統一,形成一個更強大的美國盟友,並讓美軍駐紮在鴨綠江邊。

即使沒有“重返亞洲”,後一種可能也會讓北京不愉快。一個統一的朝鮮可以在任何遏制中國的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最重要的,不是華盛頓說什麼,甚至不是華盛頓真實意圖是什麼,而是美國給人的感覺是什麼。

奧巴馬政府緩和地區領土爭端的努力存在同樣問題。美國只對一方承擔義務,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幾個利益相關方保有防務關係、駐軍和協議。儘管華盛頓呼籲和平解決分歧十分合理,但實際上它所做的,只是認可對美國友邦和盟國有利的現狀。

即使美國主導的集團看上去沒有惡意,中國也難免會有疑慮。日本是美國鐵杆盟友,它二戰中對中國的掠奪令人難忘。其他國家,如菲律賓,也讓中國進一步感覺自己被圍堵。那麼中國為什麼要遵從美國的要求?

美國尋求中國支持推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政權,支持讓伊朗放棄核武野心。在華盛頓看來,這些問題有關道德,有現實必要性。但如果中國默許,那將擴大美國影響力,甚至製造出新的美國附屬國。這顯然不符合中國利益,特別是在美國被認為想維持東亞霸主地位的時候。

其他問題也不能孤立考慮。人權雖然不是安全問題,但美國給北京施壓,要求它尊重反對共產黨壟斷的政治活動。這種威脅的嚴重性,對中國來說不亞於美國的軍事行動。更別說價值觀和人權話題,是來自一個試圖在中國周邊維持特殊地緣政治地位的國家。

另外,美國試圖說服北京應對氣候變化,限制能源使用,但這將不可避免地減緩中國經濟增長,考慮到華盛頓正竭力限制中國影響力,其居心看上去更加叵測。在更大地緣政治鬥爭背景下談“必要的犧牲”是缺乏說服力的。要說這種政策是華盛頓的圈套,那倒還不至於。但重要是的感覺是什麼,而不是現實是什麼。

外交政策中,緊迫的事往往排擠重要的事。例如,烏克蘭和敘利亞衝突如今佔據新聞頭條,但長期而言,烏克蘭和敘利亞對美國不重要,更別說至關重要了。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潛在軍事超級大國的關係,則重要得多。

分歧和誤解不可避免,兩國必須處理爭議。要認識到,事情都是互相關聯的,特別是美國必須承認取捨的必要性。尤其是,如果想說服中國接受看上去有違自身地緣政治利益的政策,比如讓它犧牲盟友北朝鮮,那麼美國就不能讓對方覺得它在領導一個對抗北京的聯盟。

如果像大英帝國和上升期的美國那樣,世界超級大國和剛具雛形的超級大國建立起某種持久合作關係,那麼很多事情都可以辦成。它要求華盛頓面對緊迫問題的同時,也處理好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