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助理、副研究員

從《奧本海默》看《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意義

2023-10-01
lizheng.jpg

近期,美國導演諾蘭的人物傳記片《奧本海默》在中國上映。截至目前,該影片在中國國內的票房已經超過3億人民幣(4000萬美元),並給每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部影片讓奧本海默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也再次喚醒人們對冷戰和核武器恐懼的記憶。

歷史上,奧本海默是一個複雜的傳奇,他的名字往往與曼哈頓計劃、原子彈聯繫在一起。他也是冷戰初期麥卡錫主義最為知名的受害者之一。政治、科技和時代共同塑造了奧本海默的一生,然而在電影中,奧本海默最困擾的是新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破壞力。他擔心自己開啟了毀滅人類社會的潘多拉魔盒。

如今,類似的時代似乎正在重演。2018年,特朗普政府啟動了“中國行動計劃”,重點針對中國訪問學者及與中國有往來的美國學者。這一計劃製造出諸多冤案,不少美國知名科學家因此名譽受損。該計劃被視為新版的麥卡錫主義。同時,中美科技關係迅速惡化,不少人認為兩國已經進入“科技冷戰狀態”。這些都讓電影《奧本海默》更像是敘述一個歷史循環。

奧本海默於1967年去世。他去世五年後,美蘇達成了首個核軍控協議,這大幅降低了核戰的幾率。與美蘇核軍控同步,上世紀70年代起,一批批美國科學界人士到訪中國,成為推進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重要積極力量。在這些人的努力下,中美在1979年簽訂《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這是中美建交後最早達成的機制性成果。

從今天的視角看,《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意義遠不限於具體的合作內容。一方面,協定表明即便在冷戰時期,意識形態不同的大國也能達成科技領域的機制性合作安排。當年推動該協定的人們面臨著與奧本海默類似的政治壓力,也同樣擔心對於科學進步的追求是否過於理想化,能否經歷現實政治的考驗。

另一方面,協定產生的效果超出制定者預期,給中美科技發展均帶來了巨大而長久的動力。協定幾乎是在零基礎、零互信的條件下籤訂的,中美雙方都不確認該協定會如何引導中美科技發展的走向。40多年的歷史證明,科技領域成為雙方合作和互利的典範,也成為從中美若干外交危機中最快恢復的紐帶。據美方統計,從1979年到2021年,有超過300萬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學習,其中一些人留在美國成為支撐美國基礎科學發展的重要人才,另一些人則回到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經驗和創新模式。中美科技交流驅動中國創新企業的發展,也讓兩國科技產業鏈的聯繫更加緊密。

這些積極作用部分解決了奧本海默的擔憂。雖然意識形態和國籍不同,但科學家不應為旨在推動人類進步的科學合作而擔驚受怕。雖然國家利益不同,但兩個大國可以通過合作和互利來建立互信,對沖和消解彼此對科技軍備競賽的猜忌,共同推進應對科技威脅的全球治理。這些成功經驗不應輕易放棄。

近年來,美國國內出現了一股反對《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聲音。這些反對者認為,《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已經不符合中美科技關係的現狀,協議本身缺乏實際意義,美國在中美科技合作中吃了虧。這些看法是短視的,忽視了協定對於兩國科技關係的戰略作用,低估了失去政治保證和歷史經驗的中美科技競爭所蘊含的巨大風險。在種種壓力下,中美兩國還是希望給協議留下一個機會,達成了短期延期的暫時性安排。

但是,縈繞在空中的警報並沒有結束。為了促使協議延期並再次跨越美國選舉周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雙方需要投入更大努力和決心。首先,中美應顯著增加科技決策部門的交流頻次,彌補疫情及美國實施“中國行動計劃”給兩國科技界帶來的空白和互信缺口,儘快找到雙方就訴求關切達成共識所面臨的障礙。其次,中美需要對達成協議有更大耐心和信心。雙方可採取更加務實、漸進的方式推進溝通,通過聯合工作組等方式增加雙方的透明度,將溝通聚焦於解決現實性障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