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特朗普暗示用『一中』政策向中國施壓
12月11日,美當選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替自己與蔡英文通電話一事進行辯護,稱美國沒必要被「一個中國」政策束縛着手腳。在過去44年里,「一個中國」政策一直是中美關係的基石。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網採訪時,特朗普稱他理解「一個中國」的原則,即包括台灣,但他又稱,「在我們與中國就貿易等問題達成交易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被「一個中國」政策所束縛。」他說,「中國的行為深深地傷害着我們,包括他們蓄意貶值貨幣、對我們的商品徵收高關稅而我們並未對他們徵稅、以及在南海修造龐大的軍事設置。他們不該這麼做。另外,坦率地講,他們在朝鮮問題上並未對我們施以援手。」亞洲事務專家們稱,特朗普並非第一個質疑「一個中國」政策的共和黨候任總統,但他希望以此作為籌碼來要挾中國、迫使中國就範的做法就有些特立獨行了。
-
金融時報:因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新貿易戰在所難免
在美國、歐盟以及其它主要經濟體拒絕如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之後,中國將會面臨與這些經濟體新一輪的貿易戰。依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協定,在15年內,世貿組織成員可把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在反傾銷案中可以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計算懲罰性稅率。這一規定於12月11日到期。此前,普遍認為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是件自動、自然而然的事,但由於中國低價銷售鋼鐵產品以及一系列敏感的反傾銷案,現在卻變得爭議不斷。為贏得市場經濟地位,北京可能還需要等待幾年,這不僅會影響中國與它國的貿易關係,也使得中國不得不應對美國等對其發起的反傾銷調查。9日,美國又以傾銷之名,對進口的中國洗衣機徵收懲罰性關稅。去年,美國進口中國洗衣機的價值超過11億美元。
-
彭博社:中國投資者對特朗普的威脅毫無畏懼
美當選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曾許下諾言,稱一旦當選就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徵收高達45%的關稅。現在,全世界都在觀望,看他是否會履行自己的諾言。現在情況表明,中國投資者對此毫無畏懼。根據彭博社的數據,中國同美國的經貿往來超過了任何國家,約佔美國貿易額的17%。中國的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從2010年的10.6%降到了今年的6.7%,同時資本也在流出。在今年的前11個月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已經貶值了6%,降至八年來的低位。據預測,明年人民幣可能將繼續貶值3%。
- 【彭博社】美國把目光轉向國內,中國擴大在東南亞的朋友圈
- 【www.bbc.com】特朗普暗示美方或不再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 【福克斯新聞網】菲律賓總統稱將接受中國提供的武器
- 【福布斯】騰訊位居中國最佳僱主榜首
- 【www.aljazeera.com】香港將產生選舉委員會,準備特首選舉
- 【路透社】中國暫時禁止進口朝鮮煤炭
- 【紐約時報】中國空軍飛越宮古海峽赴太平洋訓練
- 【彭博社】王健林:限制中國在美投資將影響美國的就業
- 【福布斯】對特朗普的駐華大使人選有何期許
- 【www.politico.com】特朗普:美國對華政策失靈
- 【彭博社】特朗普攪動大陸與台灣的關係,日本坐立不安
- 【金融時報】人民幣國際化之路遇到波折
- 【The Diplomat】烏蘭巴托與北京因達賴造訪交惡,印度嗅到了蒙古的機會?
- 【nationalinterest.org】中國該如何就台灣問題回擊特朗普:用好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