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特朗普指責中國操縱匯率,人民幣反而走弱
美當選總統特朗曾經表示,由於中國蓄意壓低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以贏得貿易優勢,他就任後將立即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近來中國政府為避免人民幣繼續大幅貶值,已經採取市場干預措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現處於八年來的低位,相對於2014年1月的匯率水平,人民幣兌美元已經貶值了12%。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推特上對中國的批評言論反倒加快了人民幣的貶值速度。現在,中國政府不得不通過拋售美元,以遏制人民幣的貶值速度,而這種操作方法與特朗普指責的貨幣操縱正好相反。中國的外匯儲備11月繼續大幅縮水,降至了3.05萬億美元。在2014年6月,中國外匯儲備曾高達3.99萬億美元。
-
The Diplomat:就東海和南海問題制裁中國,這可是認真的?
本周早些時候,美國參議員盧比奧在外交關係委員會提出議案,提議鑒於中國東海和南海的海洋行為,對中國進行懲罰性制裁。依據這份被稱為「2016南海和東海制裁法案」的議案,計劃對「參與中國在南海和東海非法活動」的機構和個人實施制裁。這一議案的核心是,通過對中國組織和個人實施懲罰,來達到約束中國行為的目的。儘管議案提到了7月12日的仲裁裁定,但議案的首要目的並非是要捍衛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為美國根本就沒有簽署該公約。至於該議案在多達程度上能成為重塑美國政策的一個強力立法信號,現在尚不可而知。
-
路透社:中國外貿數據表明工業生產開始復蘇走穩
中國12月8日公布的11月份外貿數據顯示,由於國內對從煤炭到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強勁需求,中國進口錄得兩年多來的最大漲幅。同時,由於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回暖,出口也出乎意料地一轉頹勢,錄得增長。樂觀的外貿數據表明,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工業生產開始復蘇。新加坡凱投宏觀的中國經濟學家普里乍得(Julian Evans-Pritchard)在研報中稱,數據顯示全球需求在走強,但由於許多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速並不高,因此外貿數據繼續保持強勁步伐的空間有限。
- 【華爾街日報】銀行或以投資應回款之名隱瞞2萬億美元的貸款
- 【紐約時報】中國高法判定喬丹擁有自己中文名的專用權
- 【美聯社】菲律賓稱不會協助美國的南海巡航行動
- 【路透社】新華社稱特朗普駐華大使人選是一個積極信號
- 【美聯社】11月中國外貿增速由降轉升
- 【彭博社】為何市場對中國外匯儲備縮水不再擔憂
- 【金融時報】美聯儲加息將暴露中國經濟復蘇的脆弱性
- 【彭博社】中國會適時挽救澳大利亞經濟
- 【Aljazeera】蘋果推脫責任,稱iPhone着火系外力所致
- 【金融時報】國家統計局局長承認部分經濟數據不真實
- 【Foreign Policy】參議員盧比奧提議對中國的南海行動進行制裁
- 【財富雜誌】中國的信貸狂歡迫使銀行隱瞞2萬億美元的貸款
- 【華爾街日報(中國問題博客圈)】中國回擊弗林關於極端伊斯蘭主義者的言論
- 【衛報】西方的前行之路:幫助中國與鞭策俄羅斯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