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9
-
金融時報:中國遏制資本外流,將控制境外併購活動
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正起草關於海外投資監管的新規定,以遏制資本外流,進而緩解人民幣的貶值壓力以及外匯儲備的快速縮水。消息人士稱,國務院對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海外併購案尤為關注和擔憂。中國監管當局將對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海外併購案進行審查,以掌握這些併購是否超出了中資公司的核心業務範圍。另外,將禁止國有企業進行單筆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海外地產投資項目。
-
彭博社:特朗普對華實施強硬貿易政策或遭美公司反對
如果美候任總統特朗普踐行其競選時的諾言,對中國實施強硬的貿易政策,那麼美國諸多跨國公司就會聯手抵制他,成為特朗普強有力的對手。這些公司在華投資額高達2280億美元,若美中之間發生貿易戰,它們會首當其衝成為受害者。歷史經驗表明,如若美中出現敵對情況,美國公司首先會考慮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當然這間接地保護了中國的利益。同時,美中貿易衝突必將波及全球,不僅會影響各國對華的出口,也會影響到中國對全球的消費品出口及其價格。
-
美聯社:中國抨擊新加坡與台灣保持軍事合作
11月29日,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刊文,抨擊新加坡依然同台灣保持軍事訓練合作。上周,九輛新加坡陸軍裝甲車在途徑香港的運輸途中,被香港當局扣押。文章稱,「中國反對外界與台灣有任何軍事合作和軍貿往來,這一立場舉世皆知。新加坡作為中國的邦交國,有必要在這方面謹慎行事。」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11月29日表示,新加坡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他說海外軍訓是依據雙邊協議而安排的,並強調說在此次事件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外界不應對此事的動機妄加猜測。有專家解讀說,中國希望借扣押裝甲車之機向新加坡施壓,迫使它在南海爭端問題上站在中國一邊。
新 聞
- 【華爾街日報】中國考慮放寬勞動合同法的約束以促經濟增長
- 【金融時報】芝加哥證券交易所稱中方的表決權限定在20%
- 【路透社】中朝邊境貿易收緊,來華的朝鮮人數下降
- 【彭博社】中國收緊住房信貸控制房價
- 【美聯社】東航飛悉尼航班遇強氣流顛簸七人受傷
- 【衛報】俄羅斯借鑒中國防火牆經驗進行網絡管理
- 【BBC】中國將斥資20億美元在重慶建電影城
觀點評論
- 【The Diplomat】越南在南海再生事端?
- 【財富雜誌】中國探索社會信用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
- 【福布斯】越南在南海爭端上挑戰中國
- 【Foreign Policy】社交媒體臉譜公司不該進入中國市場
- 【華爾街日報】對華貿易真是美中年白人早逝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 【Quartz】非洲國家引進中國紡織企業
- 【紐約時報(中國問題博客圈)】《摺疊北京》作家郝景芳眼中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