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 劉遵義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

對話劉遵義:中國的增長之路

2024-10-09
641.jpg

劉遵義教授在接受中美交流基金會總裁周建成採訪時談及他的著作《中國經濟是奇蹟還是泡沫?》,並解釋了中國旨在實施改革並實現共贏的雙軌制方針。他還強調了創新和需求增長對維持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周建成:

劉教授,謝謝您。祝賀您的新書《中國經濟是奇蹟還是泡沫?》問世。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中國的雙軌制。這一制度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當然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身處全球差距巨大的時代,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哪些教訓,並將其應用於世界各地?

劉遵義:

我來簡單解釋一下雙軌制。雙軌制的精神是不產生輸家,所以叫做“沒有輸家的改革”。說到改革,有時一些既得利益者會受到傷害,對吧?他們就是輸家,而輸家反對改革。這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但我們能從中國的做法中發現,雙軌制沒有產生輸家。這是每個改革者的夢想,即進行一場沒有輸家的改革。

舉個具體的例子。我剛剛讀到三中全會公報,中國正在考慮延長退休年齡。目前,退休年齡的規定相當苛刻。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是50歲,女幹部是55歲;男性退休年齡是60歲。考慮到目前中國居民的預期壽命約為78歲,現在的退休時間太早了。這麼早退休對女性不利,完全是資源浪費。

我想指出的是,討論延長退休年齡時,他們說將是自願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是男性,想在 60 歲退休,就可以在 60 歲退休。如果不想 60 歲退休,規定就變得靈活,你可以選擇工作到 65 歲。仔細想想,這樣就不會有輸家。因為你可以像以前一樣60 歲退休,也可以在65 歲退休。每個人都是贏家。

改變退休年齡的問題在於,以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政策為例,他要把所有人的退休年齡從 62 歲提高到 64 歲。因此,那些打算在一兩年內退休的 60 歲或 61 歲的人感到不滿。他們走上街頭,結果一片混亂。這就是我說的,雙軌制可以在實行改革的同時不產生任何輸家。這是人們應該永遠記住的。希望做出一些改變時,一定要確保能夠產生雙贏的結果。這不是零和博弈,要確保不會有人贏有人輸。

640.jpg

周建成:

您警告說,中國可能陷入類似 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經濟停滯的境地。中國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採取哪些政策來實現這一目標?

劉遵義:

必須同時考慮供給和需求。目前影響日本經濟的因素之一是需求不足;出口增長速度一直不快。但在國內,人口正在老齡化,沒有新的國內需求。沒有足夠的需求,經濟就無法增長。我認為這是日本面臨的問題之一。

對中國來說,我認為首先必須努力增加總需求。即使在今天的中國,需求也是少於供給的。但是,中國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家聽到的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創新。我認為中國確實處於應用創新的前沿。

舉個例子,我們知道 PayPal 在美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 PayPal 從未發展成微信支付或支付寶這樣的支付機制。中國人非常注重應用,他們馬上就知道:“好,你有微信,你有支付寶,我們可以用它們付款。”它們確實取代了支票賬戶在中國的一切用途。中國沒有人擁有個人支票賬戶,因為他們不需要。

我認為中國需要做的,一是繼續創新,主要是應用創新。另一個有趣的創新是高鐵,高鐵不是中國發明的,它是德國技術,但中國加以改進,現在能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高速列車。這就是我的想法。繼續創新,尤其是應用創新,同時保持需求的增長。

周建成:

中國社會和經濟領域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但中國領導人已重新致力於實現這些領域的目標。與此同時,外界認為,最近召開的三中全會錯失了為短期增長尋找解決方案的機會。您對此有何看法?

劉遵義:

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合理。看看三中全會的內容,你可能會說:哎呀,似乎沒有什麼重大的成果。你們做出了很多決定,但它們聽起來都非常簡單,對吧?……哪裡有什麼新鮮的內容呢?我剛才提到,延長退休年齡實際上是相當新的政策,而且也相當重要,因為中國的工作適齡人口已經開始下降,如果延長工作五年,就會產生很大的不同。你知道中國60 到 65 歲之間的人口有多少嗎?7000 萬。如果把退休年齡從 60 歲延長到 65 歲,就可以獲得 7000 萬勞動力。

我認為,中國領導人希望避免中國變成一個財閥當政的國家,也就是金錢主導的政治局面。財閥當政,我認為這才是中國領導人真正希望避免的結果。今天的美國是財閥當政的國家,或者說至少正在走向這種趨勢,而這是中國領導人希望避免的。所以,共同繁榮很重要。沒有人希望本國人民的財富兩極分化。我相信,這是中國領導人真正追求的結果。

我今年 1 月時做出預測,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在 5% 至 5.5% 之間。上半年結束之後,中國經濟仍處於正軌。上半年的增長率實際上是 5%。現在,我仍然相當樂觀地認為,到今年年底,增長率將達到 5% 左右。我想說的是,由於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中國領導人幾乎沒有採取任何的額外措施。

提到當前的不確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經濟?我們知道,今年前八個月,不少地方發生了洪水,從歷史上看,從來沒有發生過這麼嚴重的洪水。這將對生產效率、經濟等產生影響,而且我們也無法控制氣候變化。所以,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但是,還有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即使此時此刻我們在進行談論,也不知道誰將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也不知道他的政策。

周建成:

您總是能正確地預測。我不知道您是否喜歡打賭,如果不喜歡,那麼根據我對您的了解,那是因為您對這些事情的預測往往都是對的。我現在不會問您美國大選方面的預測,因為距離大選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現在,我想談談經濟增長。這個預測非常讓人感興趣,對包括外國投資者在內的所有投資者都是如此,因為他們正在尋找中國經濟出現轉機的跡象。您能從最近在北京召開的三中全會中得到什麼啟示?哪些地方是外國投資者應該特別關注的,甚至能從中看到一點希望?

劉遵義:

如果仔細閱讀公報,你會發現有幾句話提到增加總需求。我一直認為中國是一個盈餘經濟體,而不僅僅是勞動力過剩。它擁有過剩的資本和過剩的生產能力,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給。GDP的限制因素是需求,不是供給。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國家則受供給限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我們怎麼知道中國沒有供給問題?因為生產者價格指數一直在下降,這意味着生產東西的成本越來越低,而背後唯一的原因是需求少於供給。這是我的第一點看法。

第二,由於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重點不只是經濟發展或者經濟本身。重點還包括安全、維護和平等。我認為,中國政府希望保留一些可以隨時調用的硬實力,而不是預先投入使用這些實力。如果中國政府說我們將加倍努力,努力實現今年 5.5% 的增長,下半年努力實現 6% 的增長……他們可以這麼說,他們也許能夠做得到,但這要求他們只專註經濟發展。在目前這個關鍵時刻,我認為這可能不是最好的做法。

周建成:

最後,我想用您的書來結束今天的採訪。我們應該向大家說明,這些書不是您放在這裡的。我這裡正好有幾本,感覺它們是不錯的背景。這本書談到“奇蹟還是泡沫”,並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您認為,中國的發展既不是奇蹟也不是泡沫,而是一系列特定因素的產物。在多大程度上,中國的成功歸功於努力而不是智能化?

劉遵義:

我希望用以下框架加以闡述。回顧中國改革的前 10 到 20 年,比如說1980 年到2000 年,會發現主要原因在於努力。1978 年之前,中國是計劃經濟,經濟效率沒有走在前沿。[然後],中國經濟開始擴張,同時從經濟內部向前沿領域推進,也就是說,變得更有效率。對於改革的前半段歷史,可以說主要原因在於更加努力,在於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更多的生產。

當然,現在也有新的投資。回顧 2000 年到現在的階段,你會看到很多創新。正是這些創新推動着國家和經濟向前發展。我們剛才提到了高鐵,但如果看一下中國所有的基礎設施、新機場、道路等,它們都很棒,真的很棒,而且確實非常非常智能化,現在大家進入火車站,不需要出示任何東西,你只需看一眼攝像頭,就可以打印車票。這就是智能化。

周建成:

這本書是您一生心血的成果之一,它是您多年來的洞察和知識的產物。感謝您為國際輿論提供信息並塑造國際輿論,也感謝您多年來擔任中美交流基金會的理事。

劉遵義:

謝謝。

周建成:

劉教授,非常感謝。再次祝賀您。

劉遵義: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