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趙明昊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論壇特約專家

大選年背景下的中美高層互動

2024-04-16
趙明昊.jpg

美國財長耶倫結束了對中國長達五天的訪問,這一不尋常的安排,顯示了中美雙方希望穩定兩國關係的良好意願。耶倫的訪問涉足廣東和北京兩地,她不僅和中方高級官員舉行會談,還與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等民間人士展開交流。耶倫品嘗中國美食的新聞,也受到中國民眾的廣泛關注。這些舉動似乎讓人感受到中美之間的“接觸”(engagement)又回來了。

“接觸”這個概念具有特定涵義,它常被用來形容20世紀70年代中美建立外交關係以來的美好年代,兩國在經濟、技術、教育等領域展開合作,普通民眾則通過旅遊、影視等方式增進對彼此的了解。雖然接觸給中美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一些美國分析人士卻認為,美國的對華接觸失敗了,中國並沒有出現美國想要的變化,尤其是未能成為西方意義上的“民主政體”。中國被視為美國面對的最大對手,美方試圖用戰略競爭、經濟脫鉤、技術冷戰等取代“接觸”,很多美國人士甚至刻意避免使用這一概念。

然而,耶倫的訪問展現了中美接觸的重要意義。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在舊金山舉行峰會,雙方達成“加強溝通”“防範脫鉤”“應對共同挑戰”三點共識。兩國高層在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對話變得頻繁且深入。耶倫此訪,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平衡增長”是觀察中美經貿關係新態勢的關鍵詞。無論美方如何宣揚競爭,中美經貿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本格局難以改變。通過圍繞“平衡增長”的討論,雙方希望各自的國內經濟政策能夠儘可能減少給對方帶來的負面影響。耶倫此訪的一大關切是所謂“產能過剩”,即認為中國在電動汽車、鋰電池等領域的巨大產能對美國企業利益構成挑戰。對此,中方強調,應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秉持市場經濟原則和價值規律看待產能問題。

無疑,所謂“產能過剩”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表現,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此外,還需要結合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情況分析產能問題。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方面,當前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約4倍。

美國熱炒“產能過剩”問題,或有兩方面意圖。一是拜登政府考慮在太陽能光伏板、電動車、成熟製程芯片等產業領域加大對華施壓,使用新的貿易限制措施搞綠色保護主義。二是為美國政府實現所謂“現代產業戰略”提供理由,拜登政府試圖在芯片、儲能電池等領域增大政府補貼力度,以促進供應鏈向美國國內的迴流,進一步強化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然而,很多研究發現,過去十年美國採取鋼鐵保護主義措施,並未阻止美國金屬製造業就業崗位減少,還增加了美國經濟其他領域成本,降低了行業競爭力。

中美對話既是交流,也是交鋒,它有助於雙方更加及時、準確地了解彼此的關切和不滿。在耶倫訪華期間,中方對美方制裁限制中國企業、對華加征關稅、對華投資限制等措施表達了嚴重關切。每個國家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合理需要,但不應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所謂“多元化”為由衝擊兩國及全球正常貿易投資往來和產供鏈穩定。

近一個時期以來,拜登政府在對華經貿科技打壓方面採取新的動作,美方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2月,美國商務部圍繞中國汽車是否因其傳輸的數據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啟動相關調查。3月,美國商務部修訂了芯片領域的出口管制規則,給中美兩國企業開展正常經貿合作設置了更多的障礙,施加了更重的合規負擔。

顯然,如何管控國家安全因素對中美經貿關係的影響,已經成為雙方對話中難啃的硬骨頭。耶倫表示,需要進一步討論雙方如何定義經濟領域的國家安全,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問題之間的界限上提供更多明確性,以增強企業信心,為雙邊關係提供更大的穩定性。美方將不斷評估其國家安全措施,致力於“不製造意外”。

“不製造意外”對於大選年背景下的中美關係至關重要。面對今年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尋求連任的拜登需要向選民展現政績。在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延宕的背景下,一個穩定的中美關係對於拜登政府的外交成績單而言十分關鍵。耶倫訪華前夕,在與拜登總統的通話中,習近平主席提出處理好中美關係要堅持“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三大原則,雙方應通過努力工作將“舊金山願景”轉為“實景”。顯然,中方擔心,大選年美國國內政治爭鬥或對中美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因為一些美國政客向來試圖藉助“中國議題”展現強硬姿態,撈取政治好處。

由於美國大選因素,今年上半年或是實現中美關係“穩中有進”的關鍵窗口期。耶倫的訪問為今年的中美高層互動增添了新的熱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將於幾周內訪華,中美經濟、金融兩個工作組的第四次會議擬於4月中旬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中美在人工智能、軍事安全等領域的對話也將展開。這些有助於提升外界對中美關係的正面預期。當然,雙方不能為了對話而對話,需要相向而行,拿出更多實際成果。特別是,美方能否說到做到,將相關承諾落實,對於中美關係的企穩態勢能否持續具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