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助理、副研究員

中國外長訪美:中美關係已撥雲見日?

2023-11-03
lizheng.jpg
2023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10月26日至28日,中國外長王毅應邀訪問美國,這是2016年2月以來中國外長首次正式訪美。王毅在美國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及美國總統拜登。此次訪問是中美新一輪接觸的又一標誌性事件,為兩國探尋共處之道又向前邁了一步。

2022年底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後,中美關係進入到一個跌宕起伏的摸索期。2023年初,無人飛艇事件打亂了中美關係企穩的勢頭。6月,布林肯訪華,雙方重新回歸接觸和互動。近半年來,雙方接觸頻繁,在經濟、金融領域建立聯合工作組,在兩國商務部建立定期溝通和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中美兩國地方、民間的交流也顯著回暖。不久之前,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和美國企業界代表團訪華,傳遞出一些相比美國官方更為積極的聲音。

近期的中美互動表明,中美兩國的接觸和積極互動仍然大有希望。在排除政治干擾下,兩國關係仍然有很強的韌性和復原能力。

近年來,美國國內政治對中美關係的影響顯著上升,成為其中最難以控制的干擾性因素。一方面,美國兩黨對於國內政治僵局、治理效率低下的憂慮直接投射到了中美關係,放大了中美之間的競爭性,增強了美國對於自身實力和地位的不安全感。為此,民主黨和共和黨高層均在渲染“中國迫在眉睫的挑戰”,以此要求美國民眾對其執政地位提供更大支持。同時,兩黨也在推進美國國內重大改革的國內立法中強調中國因素,讓這些立法中包含了對於中國不公正、歧視性的內容,加劇了中美雙方的對立。

另一方面,在中美關係氛圍不佳的背景下,一些非理性因素更容易被惡意炒作,對兩國關係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這其中,所謂“新冠疫情溯源”問題和“中國校園間諜”最為典型。前者成為美國國內最為知名的反華陰謀論,也變成一些美國政客表現對華強硬立場的標籤。後者則給中美人文交流帶來了巨大衝擊,引發兩國民間層面的不信任。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在這些領域有所糾偏,但並沒有全面解決問題。

近半年來,中美關係中的政治干擾因素並非煙消雲散,但兩國政府正試圖採取新的方式來降低此類因素的影響力。

其一,中美兩國用政治引領來對沖政治干擾。中美新一輪接觸遵循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達成的共識,即保持交流和高層互訪、推進指導原則、建立工作組解決現實問題及增加人文交流便利化。“五項共識”體現出兩國元首在中美關係的戰略引領作用,既把舵定向,又做出規劃部署。這種作用降低了政治干擾讓兩國關係失焦的風險。

其二,中美兩國用務實對話來增加透明度,減少政治干擾的運作空間。在新一輪中美接觸中,兩國的對話態度更加務實、坦誠。兩國高層對話所釋放的信息更加清晰,雙方建立的聯合工作組也更側重於解決務實性問題。美方官員在對話後也第一時間與國會溝通,更為詳細地闡述對話的具體情況。這些做法讓外界對中美關係的現實情況有充分預期,減少了別有用心者的操弄空間。

其三,中美兩國用對等、可控的競爭方式來避免雙邊摩擦上升到政治層面。兩國政府官員不再迴避中美關係的競爭因素。王毅外長訪美時提出,兩國應正確看待中美交往中的競爭因素,釐清國家安全概念。在這一相互認知的基礎上,雙方正在採用一種更加可控的方式來處理競爭性政策和矛盾。近期,在美方對中國採取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後,中方也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手段。

這些新的方式能否發揮長期作用取決於中美的後續互動。正如王毅外長所說,“通往舊金山”不會是一馬平川。雙方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從樂觀的層面來看,中美兩國這幾年經歷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但雙方並未讓雙邊關係隨波逐流,而是儘力尋找和嘗試有助於關係長期穩定的新互動模式。這種建設性的共同意願已經讓雙方找到了一些公約數和確定性,給兩國關係帶來了一些積極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