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今天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緩和關係,明天俄羅斯和烏克蘭休戰?

2023-05-05
三世.jpg

中國在兩大地區競爭對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進行和平調解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可能引髮針對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的共鳴。最近訪問北京時,法國總統馬克龍鼓勵中國在平息烏克蘭衝突方面發揮作用。3月下旬,歐盟最高外交官約瑟夫·博雷爾也表示,中國可以促進莫斯科和基輔之間的對話。

儘管受到國內外力量的誘惑或者壓力,北京沒有加入此次衝突,從而為自己保留了交戰各方可以接受的角色。中國提出和平計劃、習近平主席出訪莫斯科以及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網絡會晤,都表明北京一直在尋求通過談判解決長達一年的殘酷衝突。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的促和作用,也可能緩和其對鄰國領土和海洋爭端的態度。

動蕩地區的新曙光

伊朗與沙特的和解,宣告中國崛起成為中東地區的主要權力掮客。這使得外界把此次和解與 2020 年美國斡旋的亞伯拉罕協議進行比較。後者使以色列與四個穆斯林國家——阿聯酋、巴林、蘇丹和摩洛哥——的關係實現正常化。但是,可以說,今天伊朗和沙特的協議意義更加重大。雙方不僅是公認的伊斯蘭教兩個主要分支的領導者,而且積极參与整個地區的代理人戰爭。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日益增長,同時地區國家希望實現對外關係多元化。這些因素相互交匯,為北京提供了促進兩個傳統宿敵最終會談的平台。

德黑蘭和利雅得之間實現和平,對於生產世界1/3石油和1/5天然氣的中東地區來說是個好兆頭。兩國都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相互了解可以促進政策協調。此次關係緩和還關係到也門長達九年的內戰、敘利亞長達12年的內戰,以及該地區其他持續進行的代理人戰爭。沙特和伊朗攜手合作,可以更好地解決宗派衝突。雙方的和平協議可能為俄羅斯斡旋的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的類似會談注入新的動力。因此,對於中東地區和整個世界來說,該協定將提供直接和長期的人道主義、經濟和政治紅利。

將經濟實力轉化為外交影響力

伊朗和沙特的和解協議令許多人感到意外。外界對中國促成此次和平行動背後的意圖提出了質疑。但是,這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而是中國在該地區不斷增長的貿易和投資的結果——這是一堂經濟實力如何轉化為外交影響力的大師課。10多年來,中國一直是這兩個地區大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21年,沙特對華貿易額超過它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總額。德黑蘭和利雅得都是由中國牽頭組建、於2016 年成立的亞投行 (AIIB) 的臨時創始成員。兩國還簽署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伊朗和沙特部長級代表團分別出席了2017年和2019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中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安全和經濟組織也在中東取得進展。去年,伊朗成為上海合作組織的最新成員,也是來自中東地區的第一個成員;沙特、埃及和卡塔爾一起成為該組織的對話夥伴。德黑蘭和利雅得也表示有興趣加入金磚國家組織。去年,沙特、埃及、阿聯酋等國外長首次參加金磚國家外長會。

去年 12 月,利雅得舉行了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標誌着中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最高峰。此次活動預示着西亞地緣政治的風雲變幻,北京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新力量。中國在緩和伊朗與沙特關係中的作用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

中國在中東的外交突破能否在歐洲複製?

伊朗—沙特之間的故事和俄羅斯—烏克蘭衝突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伊朗面臨著國內挑戰,在國際上處於孤立地位,隨着華盛頓將重心轉移到印太地區,沙特也希望採取對沖行動,再加上中國的經濟影響力,這些都促成了此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對話。與伊朗一樣,俄羅斯淪為國際社會裡不受歡迎的國家,受到前所未有的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已經對普京總統發出逮捕令。和在德黑蘭的情況一樣,隨着雙邊關係不斷加深,北京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俄羅斯已經取代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面對歐洲的價格上限和禁運,俄羅斯的能源和貿易將更加轉向東方。最後,烏克蘭儘管要聽命於西方的大規模軍事支持,儘管對中國的立場心存疑慮,但它仍將北京視為戰後重建的潛在夥伴。

對於一個準備接受長期制裁的國家和一個規劃戰後復蘇之路的國家來說,中國意義重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和能源消費國,中國的需求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主要推動力。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伊朗和沙特原油的最大買家。這種影響力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也發揮了作用。去年爆發全面戰爭以來,中國已取代歐盟成為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主要出口目的地。現在,它也是烏克蘭葵花籽粕和玉米的主要進口國。中國疫情後的重新開放,對於此類商品的出口國來說,意味着春天回歸。

此外,俄羅斯和伊朗、沙特一樣,也是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莫斯科和基輔也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普京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和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當時,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發展與貿易部部長斯捷潘·庫比夫也同時出席。最近訪問莫斯科時,習近平邀請普京參加預計今年召開的第三次“一帶一路”論壇。

“阿拉伯之春”變成了“阿拉伯之冬”,在中東造成了嚴重破壞。隨着政權的崩潰,政府不復存在,非國家行為者填補空缺。然後內戰爆發,其中一些國家的內戰一直持續到今天。德黑蘭和利雅得花了五年時間,在伊拉克、阿曼和中國這三個國家的調解下才平息了仇恨。這一態勢有助於穩定這個動蕩的地區,為敘利亞和也門擺脫泥潭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

2014 年,俄烏衝突爆發,去年局勢升級。但是,局勢緊張的跡象如今變得越來越明顯。歐洲面臨著通貨膨脹、能源緊縮,以及反對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抗議,可能會削弱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持,尤其是在戰爭一直拖延不休的情況下。戰爭疲勞,以及明年美國、歐洲議會和後年德國、英國即將舉行的選舉,都將可能影響基輔的活動。俄羅斯同樣缺乏戰爭物資,轉向尋求伊朗的無人機,並可能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這些可能為和平方案的提出提供沃土。續簽一項確保從黑海港口安全出口糧食的協議可能提供一個機會。

中國對這場危機持謹慎態度:反對侵犯領土完整和訴諸核武器,但同時承認衝突的深層根源。這使其成為一個獲得認同的仲裁者。但歸根結底,無論戰爭結果如何,北京拋出救命稻草的能力是讓各方渴望傾聽的根本原因,無論它們身處中東還是東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