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馮仲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中歐關係有望止跌回穩

2023-01-03
馮仲平.jpg

2022年,中國和歐洲國家以及歐盟的關係經歷了困難和波折,但到年底隨着雙方高層恢復了面對面交流、互動,中歐關係氣氛有所好轉,但要實現止跌回穩仍需要雙方不斷努力。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歐洲對華政策消極面擴大,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增大,中歐關係承受着很大壓力。其一,三年前歐洲提出的對華三分法認知定位,即既是合作夥伴,又是競爭者,以及制度性對手,目前已然固化,滲透到歐洲對華的所有政策中;其二,新冠疫情嚴重限制了中歐各層級的交流,增大了相互信任赤字;其三,美國拜登政府不遺餘力地推動歐洲站在美國一邊,一致對華展示強硬;其四,俄烏衝突加重了歐洲對華負面認知,歐盟以及德國等國家擔憂對華市場和原材料依賴,對華脫鉤論、減少對華依賴論不絕於耳。

由於中歐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存在分歧,歐盟負責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博雷利將4月1日舉行的中歐領導人線上峰會稱為聾子之間的對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多次表示,歐洲不能像依賴俄羅斯能源那樣依賴中國稀土。可以看出,目前中歐關係有一個突出特點,即外部因素對中歐關係產生了較大影響。

中文圖片V35.jpg
請點擊閱讀最新一期中美聚焦文摘

當前中歐關係的第二個特點是,儘管分歧嚴重,但中歐均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努力保持對話和接觸。歐方在表示“應該始終敞開與中國接觸的大門”時,強調需要與中國合作的議題主要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以及非洲日益嚴重的糧食危機或阿富汗等地區危機等。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國家以及歐盟領導人釋放了不少希望與中國保持合作的信號,這無疑與歐洲的新形勢新考慮有關。首先,隨着俄烏軍事衝突持久化、升級化風險增大,歐洲迫切希望中國發揮作用。朔爾茨11月初訪華開啟了中歐高層互動新的密集期,包括G20峰會期間習主席與法、意、荷蘭、西班牙領導人會談,12月初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訪華等。在這一系列高層會談中,歐洲領導人均把解決俄烏問題作為其訪華最重要議題之一。其次,隨着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洲能源價格飆升,歐洲國家民眾生活成本和企業生產成本驟升。英國《經濟學人》刊文指出,歐洲經濟“每一個警示燈都閃爍着紅色”。歐盟委員會在其發佈的2022年秋季經濟預測報告中稱,歐盟、歐元區和大多數成員國經濟預計在2022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2023年第一季度將繼續萎縮。隨着能源短缺引發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歐洲國家均希望中歐加強合作,共同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安全。朔爾茨總理訪華前公開明確支持全球化,反對與中國脫鉤。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基斯則表示,與中國脫鉤不是歐盟企業的選項。米歇爾主席在參加G20巴厘島峰會時指出,“歐盟需要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關係”。最後,隨着美國通過《削減通脹法案》,歐洲對美國的認識開始發生變化,並提出歐洲需要自己的對華政策。12月3日米歇爾在接受西班牙《先鋒報》等歐洲媒體採訪時吐露了歐洲對美態度變化的心路歷程。他首先指出,俄烏衝突剛爆發時美國與歐洲進行了很好的協調,歐美關係因此得到了強化。但在應對戰爭影響方面,美國只顧自己,沒有與歐盟合作和協調。歐洲民眾和大企業為能源危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美國等能源出口國卻賺的盆滿缽滿。米歇爾表示,歐洲認同《削減通脹法案》的目標,但希望美國能夠與歐盟在經濟政策上展開合作與協調。談到歐盟對華政策,米歇爾指出,儘管歐洲不能再對中國抱有天真的想法,但歐盟必須考慮自己的利益和工業發展現狀。“如果讓別人替我們決定如何與中國互動,我們就無法捍衛自己的利益”。

展望中歐關係發展前景,有一點很重要,即歐洲未來在對華合作和競爭兩方面如何平衡。總體來看,雖然歐洲不會改變對華三分法認知定位,但隨着中歐雙方圍繞共同利益展開有效合作,中歐關係有望止跌回穩。另外,值得重視的是,雖然經過激烈的討論,“脫鉤論”在很多歐洲國家失去市場,但同時一些國家正在考慮減少對華經濟依賴,試圖實現產業鏈多樣化。德國明年即將出台的新的對華政策文件很可能反映這一立場。最後,如果歐盟及其成員國能夠在對華政策上堅持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美歐三邊關係在快速變動的國際格局中的影響力將無疑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