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雲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再起航的機遇與挑戰

2022-11-23

中美兩國元首在印尼巴厘島的會晤是疫情發生以來中美最高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談,給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安心信號。

2012年2月,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訪美時提出努力將中美關係塑造成21世紀的新型大國關係。在之後幾年時間裡,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成為中美關係的重要關鍵詞。然而在過去幾年中,中美關係受到嚴重衝擊,脫鉤、斷鏈、對抗、新冷戰似乎越來越常見於國際媒體標題。此次巴厘島峰會標誌着中美關係經過十年試錯,重新回到共同探索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正道。當然,這次再啟航將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首先,中美正視在現實基礎上追求增量發展,來共同探索中美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中美新型大國之路是沒有現成模式的探索,“修昔底德陷阱”或者美蘇冷戰式競爭性共處的類比,都不適用於當今多層次、複雜化和高度依存的中美關係。習近平主席在會談中提到,中美製度道路的不同從雙方打交道的第一天起就已經存在,今後還會繼續存在。對於美國來說,這種不同可能是不舒服的現實,但事實證明中美誰都無法改變誰,只有在承認和尊重這種不同的現實基礎上,雙方才有可能找到妥善處理關係的新型之路。拜登總統則在會談中再次提及對華關係的“四不一無意”,這實際上就是承認和尊重中美不同的現實的立場。

雙方達成了布林肯國務卿儘早訪華的共識,並立即開啟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第27次締約方大會上的對話合作。雙方還就公共衛生、農業和糧食安全合作對話機制的重啟達成共識。當然,中美關係的改善不是依靠一次首腦會談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而是需要不斷通過解決具體問題來實現。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分歧將繼續伴隨並且挑戰中美關係,在正視這個不舒服的現實的基礎上,如何積極做增量改革和創新,是探索中美新型關係的重要內容。

其次,美國國內政治的不確定性對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是巨大挑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中美元首會晤後向媒體介紹情況時特別提到,這次會晤是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國內重大議程後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互動。中國共產黨二十大確定了今後戰略發展目標並選舉出了新的領導層,體現了高度連續性和穩定性。美國中期選舉也沒有出現被普遍擔憂的共和黨完勝局面,民主黨保住了參議院,這意味着拜登政府在今後兩年時間裡有了一定程度的國內政治主動。

從此次中期選舉看,選民並不支持政治極端主張,但希望美國的政黨政治要反映民意和民需。拜登的民主黨要擴大民意支持為2024年總統選舉做準備,就必須聚焦經濟民生,這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美國持續與中國高度對抗不能解決美國內部問題。拜登政府執政後提出“美國外交為中產階級服務”,現在正是美國需要具體實踐這個目標的時刻。這需要拜登政府在中美關係上向內外展示其國內政治穩定性,而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驗指標就是不重演類似佩羅西訪問台灣的事件。因為這不僅會極大衝擊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更會顯示拜登政府國內政治基礎的脆弱性。

第三,美國戰後實現國家安全的單一經驗,是其朝新型大國關係思維創新轉型的重大障礙。冷戰中,美國國家安全的敵人是蘇聯,冷戰後則是失敗國家,到了21世紀則是反恐,始終是在找敵人,打敗敵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確定敵人或潛在的敵人,美國的盟國實際上也被這種國家安全觀所影響。正因為這種經驗單一化導致思維的單一化,讓美國從一開始對中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提法不那麼願意接受。然而,過去十年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世界各國利益相互交融加深,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繼續按照原來的國家安全觀行事,將很難有持續的追隨者。

中美若充分利用好此次元首外交的契機,抓住機遇,善處挑戰,對新型大國關係之路的探索就有可能順利再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