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孫哲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項目聯席主任、北京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

習拜會:近期中美關係中難得的亮點

2021-11-29
中文圖片.jpg
點擊閱讀最新一期《中美聚焦文摘》第31期

中美領導人日前舉行了視頻會談。這次會談是否能讓中美關係撥雲見日呢?

首先,兩國領導人打招呼的語氣和表情非常自然、親切甚至友好,光從開場十分鐘來看,一點兒也沒有感覺到中美關係時下緊張的氣氛。 習近平主席坐定先招手致意,拜登總統笑容滿面,也真誠表示說他希望下次能像以前一樣,跟習主席面對面交談。習主席稱拜登為老朋友,向他表達了真摯的問候,說雖然視頻不如直接見面,但也很不錯。

我一直贊成和欣賞“有話好好說”的外交風格,也就是說搞外交,就要“鬥智斗勇不鬥氣”,即便不得不說狠話,也可以“邊打邊談”。但是知易行難,有一方固執己見,就很難平等交流意見。所以,能安排這樣的視頻對話,應該說是美中關係持續惡化幾年後出現的一個難得的亮點。

其次,從雙方領導人短短几分鐘的致辭,我們可以解讀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我理解的關鍵詞是“管控分歧”和“共同擔當”。

拜登致辭花了7分鐘,習主席講了4分鐘。拜登強調了四點:

一是中美關係的性質很簡單明了,就是競爭關係,不應該滑入衝突對抗;

二是既然涉及競爭,雙方就要建立護欄,維護雙邊關係,這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施捨或者恩惠,不是人情,而是因為雙方在全球問題上負有責任,在氣候變化等有共同利益的領域應該開展合作;

三是雙邊關係的好壞對世界有巨大影響,能否管理得當涉及國內民眾福祉;

四是強調雙方應該遵守共同準則,表示美國也會捍衛自己的利益和價值觀,在人權、經濟和印太領域不會迴避問題,直接表明了美國的關切。

習主席指出,當前中美髮展都處在關鍵階段,人類的“地球村”也面臨諸多挑戰。中美應該加強溝通和合作,既辦好我們各自國內的事情,又承擔起應盡的國際責任,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是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景,也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的共同使命。

第三,我們同樣可以預測,在這次對話之後,中美關係仍不會一帆風順,可能還有疾風暴雨甚至艱巨鬥爭。

應當說,兩國政府都為這次對話進行了積極的準備。前不久,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行的2021年度晚宴上,習近平主席專門發出賀信, 表示“中國隨時準備與美國合作,加強全面的交流與合作……以使中美關係回到健康和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他特彆強調在重要歷史關口,兩國“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宣讀這封信時還特別表示,中方對美政策保持高度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有人說,中美關係不能回到從前了,難道就因為如此,我們就可以不珍惜甚至任意破壞它嗎?我們絕不認同。”這話說得非常好!

拜登的信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雅各布·盧在晚會上宣讀。盧本人曾擔任美國財政部長,現在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任教,曾經多次來過中國,積极參与同中國的對話和交流活動。拜登的賀信也強調,從應對新冠疫情到應對氣候危機的生存威脅等挑戰時,美中關係對全球皆有重大意義。所以,他願意為“促進影響兩國和世界的利益”而努力。

聯想到此前中美剛剛在雙方領導人的親自推動下,克服很多障礙,共同發表了《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承諾在清潔能源轉型、產業脫碳和電氣化、循環經濟與可再生資源利用、減少甲烷排放以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展開更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這至少說明,只要有誠意有決心,雙方是能夠在特定領域達成一致、為全球樹立合作亮點的。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日前在接受CNN專訪時表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目標不是要遏制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體制,而是要創造環境讓美中兩個大國在國際體系中共存。

這種表態還是相當積極、值得肯定的。在某種程度上,沙利文回應了今年7月中國外長王毅提出的管理中美關係“三條底線”中的第一條, 就是美國不得挑戰、詆毀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

當然,我們現在擔心的是,美國能不能做到第二條和第三條,即美國“不得試圖阻撓或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不得侵犯中國主權和破壞中國領土完整”。

形勢似乎容不得我們過於樂觀,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一個例子,就是美國著名學者、發表過《大國的悲劇》的米爾斯海默教授最近又在《外交》雜誌上發表一篇重量級文章,宣稱“現在是抵抗中國的時候了”。文章中心觀點就是“美國對中國太好了”,一直不肯放棄對華“接觸”政策,過度迷信“民主必勝”,原本完全可以改變中國崛起的速度和程度,比如20年前不讓中國入世、不給中國最惠國待遇,但美國卻硬生生地給自己製造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國現在失敗了,雖然不斷表示中美關係“不是新冷戰”,但卻在實踐中屢屢挑戰中國核心利益。其結論是,中美必然發生不可避免的對抗, 釀造大國政治的悲劇,所以美國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

這個例子說明美國內部各種反華、抗華勢力對拜登政府的牽制。如果中國按照現在的政治邏輯發展下去,美國一定會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發展的進程,因為拜登也一再發誓要“在民主與集權的鬥爭中”打敗中國。

另一個例子,就是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15日表示,要把全面強化競爭力以對抗中國的《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納入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當中。民主黨的這種態度非常值得警惕。尤其是,最近美國國會內部一些跨黨派國會議員提出了一些新的制華法案,比如《中國觀察法》,計劃撥款在美國國務院成立新的小組,在全球範圍內監測、追蹤、分析及應對中國的外交和軍事活動,隨時準備打擊中國。這份提案給國務卿布林肯提出了更多針對中國的強硬要求。

所以,我們預測美國在挑戰、侵犯中國主權和破壞中國領土完整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的行為不會終止。

拜登在這次視頻會晤及之前一直再三說明,中美是競爭關係。中國國內官方不太認同這種說法,有官員表示說,中國希望美國進行的是高爾夫球賽,各自拿出最佳表現,而不像拳擊賽,一方非得要把對方重擊出局。這個想法其實是對雙方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看過拳擊的人多,但能理解高爾夫球規則和打好高爾夫球一定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人少。所以,中美將來可能受制於國內壓力,彼此的讓步空間都很小,最可能出現的狀態是兩種“球賽”交叉進行,互有攻防,甚至會給雙方造成某種傷害,比如貿易戰。

從這個意義上看,習近平主席的“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堪稱金句。其實,合作可能也是唯一的選擇,不管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都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