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中競爭的邏輯

2021-05-13
Nye.jpg

喬·拜登總統在最近對美國國會的演講中警告說,中國對於試圖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國是絕對認真的。但拜登也宣稱,獨裁者不會贏得未來,而美國會。如果處理不當的話,美中之間的大國競爭也許很危險,而如果美國處理得當,與中國的競爭就可能是健康的。

拜登對華政策的成功部分取決於中國,但也取決於美國怎樣作出改變。保持美國的技術領先至關重要,同時也需要對人力資本和研發進行投資。這兩方面拜登都提出了建議。與此同時,美國必須應對新的跨國威脅,如氣候變化,以及讓美國死亡人數超過1945年以來國家征戰死亡人數總和的疫情。應對這些挑戰需要與中國和其他國家合作。

所以,拜登面臨艱巨的議程,與中國的競爭被當成了“衛星時刻”。儘管他在演講中提到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和“大蕭條”,並避開了誤導性的冷戰語言,但還是與上世紀50年代有一比。當時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利用蘇聯衛星發射帶來的震動,刺激了美國的教育、基礎設施和新技術投資。如今美國還能讓往事重現嗎?

中國的實力不斷增強,但它也有顯著弱點,而美國卻有重要的長期力量優勢。首先是地理上,美國被大洋和友好的鄰國環繞,而中國與印度、日本和越南有領土糾紛。這又是美國的優勢。美國現在是能源凈出口國,中國則依賴途經印度洋的石油進口,在那裡美國仍保留着強大的海軍力量。

而且,由於在全球機構的領導地位和美元的國際霸權,美國還有着強大的金融力量。雖然中國渴望在全球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但受信任的儲備貨幣有賴於貨幣的可兌換、深厚的資本市場、誠實的政府和法治,所有這些中國都缺乏。美國還有人口優勢,它的勞動力在增加,而中國已經開始下降。

美國還佔據着關鍵技術的前沿,美國的研究型大學主導着全球高等教育排名。與此同時,中國正為研發投入巨資,目前在某些領域相當有競爭力,其目標是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考慮到機器學習作為一種通用技術極其重要,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意義尤其重大。

此外,中國的技術進步不再單純基於模仿。雖然特朗普政府正確地懲罰了中國對知識產權的盜竊和強制轉讓,以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但美國要成功應對中國的技術挑戰,更需要依靠國內的改進,而不是對外製裁。

隨着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持續增長,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將繼續低於本世紀初的約30%。此外,其他大國的崛起會增加通過組織集體行動推進全球公益的難度。儘管如此,未來幾十年沒有哪個國家(包括中國)能在整體實力資源上取代美國。

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促使權力向該地區橫向轉移,但亞洲有自己的內部力量平衡。中國的實力受到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制衡,同時美國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美國維持它的聯盟,中國就沒有多大希望把美國趕出西太平洋,更別提主導世界了。

但同中國競爭僅是拜登所面臨問題的一半。正如美國技術專家理乍得·丹茲格所指出的,“21世紀的技術不僅在分佈上是全球性的,其結果也是如此。病原體、人工智能系統、計算機病毒以及他人也許無意間釋放的輻射,有可能不分你我,全都變成我們自己的問題”。為此,丹茲格認為,“各國共同議定的彙報系統、共同控制、共同的應急計劃、規範及條約必須成為緩解諸多共同風險的手段”。

在某些領域,美國的單邊領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提供公共產品問題。例如,在南海,美國海軍對維護海洋法和捍衛自由航行就至關重要。但在氣候變化和疫情等新的跨國問題上,要想成功就必須與別國合作。雖然美國的領導地位很重要,但美國無法獨自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溫室氣體和病毒並不在乎國界,也不會對軍事力量有反應。

在生態相互依存的領域,權力成為一種正和博弈。因此,美國不能只考慮對別國使用權力,還必須考慮與別國分享權力。在許多跨國問題上,給予他國權力有助於美國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中國提高能源效率並減少碳排放,美國也能獲益。所以,美國必須在與中國競爭的同時與之合作。

有人擔心中國會將氣候變化合作與美國在傳統競爭領域的讓步綁在一起,但他們忽視了如果喜馬拉雅冰川融化或上海被淹,中國會有多大損失。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雙邊關係因美國批評中國的人權而緊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然參加了拜登日前召集的全球氣候峰會。

衡量拜登對華政策是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這兩個大國能否在其他領域激烈競爭的同時,共同合作生產全球公共產品。美中關係是一種“合作競爭”,其中的“競爭”要求我們對這一矛盾修辭的兩個方面給予同樣的重視。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全文翻譯自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標題“The Logic of US-China Competition”(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