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張雲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G20大阪峰會與「異質」國家合作的未來

2019-07-17
d.jpg

G20大阪峰會是在中美貿易戰呈現極大不確定性、國際經濟形勢日趨複雜、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改革升級挑戰形勢下召開的。儘管峰會的最後文件沒有對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提出直接批評,但仍反映了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訴求,達成比較客觀、公正、平衡的共識,為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探索實現“異質”國家間的有效合作開了一個好頭。

首先,峰會發表的大阪宣言繼承了杭州峰會對世界經濟趨勢的基本判斷,為增強世界對未來的信心發出重要政治信號。2016年,世界經濟正處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挑戰最集中的階段,比如英國脫歐,以及美國大選。習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會上明確指出,問題的根源在於民粹主義抬頭,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進入換擋期,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此次大阪宣言同樣指出,世界經濟存在下行風險,但經濟增長的基礎穩定,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將出現緩慢復蘇趨勢。

第二,大阪峰會對全球經濟失衡做出客觀判斷,反映了新興經濟體的聲音。大阪宣言指出,全球貿易不平衡仍然處於高位,但需要把服務貿易等其他部分一同考慮。6月在福岡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不僅聚焦於貿易逆差上的失衡,更着眼於包括服務業以及金融領域在內的整體評估。

第三,大阪峰會明確了基礎設施是經濟增長和繁榮的原動力,這實際上肯定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同中國對自身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新要求相吻合。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了《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的重要講話。6月福岡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核准的“G20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原則”,反映了中國一貫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等重要理念。

第四,大阪峰會擴展了G20框架的新議程,為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找到更多相同的關切和政策議程提供了新思路。大阪峰會的議題除了傳統經濟議題外,還增加了健康保健、女性、老齡化、殘疾人以及海洋垃圾等包容性社會建設的新議程。隨着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它們所面臨的社會經濟轉型問題出現與發達國家趨同的趨勢,這意味着共同話題的增加。

第五,大阪峰會對WTO改革發出了明確的聲音。大阪宣言重申了之前G20貿易部長聯合聲明的共識,包括建設良好的貿易投資環境,推動WTO改革,加強數字經濟聯動,促進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等。

從戰後到70年代為止,國際經濟治理主要是美國霸權下的西方經濟體之間的合作,70年代形成了G7,國際經濟治理開始出現更加多元的規則制定者,然而G7國家基本上都是美國的軍事盟友,國內治理結構相近,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不大,比較容易達成共識,屬於同質國家之間的合作。隨着新興經濟體的迅速崛起,以及2008年西方國家經濟危機凸顯G7已不能解決世界經濟治理的問題,G20應運而生。G20成員的政治體制各異,經濟結構不同,發展模式多樣,因此,核心問題在於如何看待和實現非同質國家之間的合作。習近平主席在大阪峰會上的講話,明確給出了中國答案。他表示,G20成員處在不同發展階段,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利益差異和觀點分歧很正常,關鍵是要弘揚夥伴精神,求同存異,管控分歧,擴大共識。

從長遠來看,G20的有效性就在於能否促進“異質”國家之間的合作,通過展示多邊主義的好處,推動新一輪全球化朝正確方向前進。上一輪全球化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但全球化紅利的分配並不均衡。對新興經濟體來說,要從原來追求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高,包括在空氣質量、食品安全、交通便利、養老醫療等方面縮小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而對發達經濟體來說,需要減少社會內部的收入不平衡,實現經濟可持續和包容性發展。在這個過程中,G20既是一個政策協調平台,也應該成為各方互學互鑒的舞台。G20框架越能展示多邊主義帶來的國內國際紅利,G20就越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