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鄭羽 同濟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當前中美戰略競爭關係和若干發展趨勢

2019-03-14
32.jpg

2018年春季以來導致中美關係全面惡化的美國對華遏制政策,是在共和與民主兩黨具有高度的政策共識,甚至美國朝野智庫具有高度的理論共識基礎上實施的。因而,目前的美國對華政策基本面不會因兩黨執政地位的改變而出現重要改變,在可預見的將來也難以受到美國國內輿情的改變性影響。由於美國在把控當前中美關係態勢中佔有主導地位,上述一系列因素使得兩國關係走勢在中近期具有很大的可預測性。

其一,美國將中國作為頭號戰略競爭者的戰略定位短期難以改變。儘管2017年末和2018年初美國的三個官方戰略文件把中俄兩國同時列為戰略競爭者,和美國掌控的現存國際秩序的修正者,然而在美國戰略分析界看來,中國是具有更大危險性的頭號挑戰者。這不僅因為中國人口是俄羅斯的近十倍,GDP是俄羅斯的約八倍,產業技術水平在諸多領域超過俄羅斯,而且更重要的是,與俄羅斯不同,中國有着被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視為另類和挑戰的社會主義制度和價值體系,因而中國的挑戰不僅更具實力和全局性,而且更具基本制度和價值理念的顛覆性,而不是簡單的領導權之爭。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著名的智庫蘭德公司2018年10月發表題為《俄羅斯是流氓國家,不是對手;中國是對手,不是流氓國家》的研究報告甚至認為,美中力量對比正出現有利於中國的傾斜。從發展趨勢看,美國朝野中近期不可能改變中國日益疏離和排斥現有國際秩序和價值理念的觀點,對華“超越遏制”的戰略轉軌在近期不可能出現。

其二,中美戰略競爭的首要領域是兩國間的地緣經濟博弈。美國朝野一致認為,與俄羅斯用軍事手段挑戰現存國際秩序不同,中國主要是在世界經濟領域迅速崛起。儘管近兩年美國海軍加大了南海“自由航行”頻率和力度,與台灣的雙邊關係也有所加強,但中國在南海捍衛自己主權的行為一直注意避免與有關國家的軍事衝突,中國大陸與台灣經濟聯繫的日益加深,使中國政府用和平手段抑制台獨的籌碼在增多。美國方面在區域軍事衝突中與中國發生戰爭的危險並未增長,特別是中國增加國際影響力的方式仍然是貿易、投資和發展援助。顯然,美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強與中國展開地緣經濟競爭的力度,其在2018年12月制定的新的對非洲戰略,其目的就是應對中國在非洲投資產生的“令人不安的影響”(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語)。2019年2月1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會見波蘭外長時表示,美國將與中俄在中東歐地區展開影響力競爭。有消息說,美國官方正在擬定新的對中亞戰略。可以預見,在此輪中美經貿談判告一段落後,無論結果如何,特朗普政府都會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邊合作與區域合作,並且將此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其三,5G通訊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博弈,是中美高端產業技術競爭的前沿戰場。這兩個領域無疑是已經開始的新一代產業技術革命的發動機。美國目前用多種手段對中國華為公司打壓,繼中國2017年7月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後,2019年2月11日,特朗普簽署命令正式啟動“美國人工智能計劃”。實際上兩國在上述兩個核心領域的戰略競爭已經展開。

其四,美國已經開始將中國鎖定為軍備領域的主要打壓對手。經濟陷入停滯和衰退,使俄羅斯軍事技術因投入不足正在逐漸失去優勢,特朗普時代美國戰略重心仍然停留亞太地區的現實,也使美國將中國視為軍備領域戰略競爭的主要對手。美國已經多次表示要求中國加入新中導條約的談判。此外,2019年1月17日特朗普政府頒佈的新版《導彈防禦評估報告》明確表示,美國旨在用發展太空防禦武器,來應對中俄正在推進開發的高超音速武器和新型巡航導彈。

總之,中美之間全面戰略競爭的時代,已經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地提前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