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如何避免迫在眉睫的中美對抗

2018-07-05
c.jpg
圖片來源:新華社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把中國領導人看成他的朋友,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顯然並不友好。新的貿易戰只是對北京明白不過的挑戰,華盛頓最近還同中國就南海領土主張、對朝政策、對台挑釁行為等發生爭執。

地球上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利益有重疊、有對立,它們可能在亞洲爆發衝突不足為奇。但是,隨着中國的商業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整個地球都變成了競技場。華盛頓甚至憂心忡忡地注視着中國在西半球的活動。

1949年之後關於誰“弄丟了中國”的辯論聲,眼下在華盛頓再度響起。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兩位前政府官員科特·坎貝爾和厄利·拉特納提出疑問:為什麼有如此之多的美國人如此錯看了中國?“政策辯論的各方都錯了,”他們寫道。“自由貿易者和金融家預期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日益開放,一體化論者認為北京的野心將在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互動中被馴服,鷹派相信中國的實力會被美國永世不變的主導地位削弱。”

這場辯論因《外交》雜誌本月發表數位分析人士的評論而繼續進行着。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指出,中國官員對美國現行政策感到困惑。但他也寫了一些希望。儘管關係嚴重惡化,但“中美之間的兩大基本原則仍會阻止兩國發生正面衝突”。一是,中美雙方仍致力於“有序”而不是“無序”。再就是,仍然存在具有合作潛力的重要領域。這兩點他都說對了。不過即便如此,維持文明、有益的兩國關係也殊為不易。

主張與中國保持廣泛接觸的美國人希望中國繁榮,雖然他們低估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然而,北京把它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變成了武器,將國內政策強加給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外國企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要求航空公司和連鎖酒店重置它們的網站,將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獨立國家。

在美國高校,孔子學院的繁衍令人擔心學校為了金錢放棄它們的獨立性。《紐約時報》最近報道了中國流亡律師滕彪對“中國長臂”的警告,滕彪指責美國律師協會為保障自己在中國的活動,放棄了一個抨擊中國的圖書項目(律師協會聲稱是出於經濟原因)。在美國校園的中國學生表示,他們十分小心謹慎,以免在海外的激進行為給回國帶來後果。

當然,華盛頓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其他國家時從不猶豫。而制裁一個被視為威脅國際秩序的政權,與堅持要求外國公司為了地緣政治爭端中的一方改寫網頁,其感覺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美國人認為北京在利用經濟上的交往對付自己。除此之外,人們還關注中國國內越來越嚴厲的鎮壓和強勢外交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繼續維持令人滿意的雙邊關係呢?

一是按照王輯思的觀點,尋找其他哪怕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合作領域。養成合作習慣或許有助於解決終將出現的更大爭議。其目的不是裝出友好的樣子,而是共同承擔責任,避免兩國關係出現代價不菲甚至危險的裂痕。

最顯而易見的領域仍然是商業,因此解決投資、貿易、知識產權和其他經濟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雖然中國仍算是相對貧窮的國家,但它非凡的成功使它必須放棄自私的做法。當初只是由於中國十分貧窮,其他國家才容忍了這些做法。

二是兩國政府應該非正式地討論最具爭議性的選項,確定紅線是什麼,在什麼地方可以模稜兩可,在什麼時候可以把問題留待將來解決,等等。

例如,主要由於中國已經失去耐心,關於台灣未來的問題似乎正在升溫。可以理解這座島上的2300萬人不想被北京統治,然而兩岸經濟關係在發展,就連有獨立意識的民進黨也小心翼翼地避免發表任何正式聲明。中國是否準備為了滿足其民族自負甘冒有可能發生破壞性衝突的風險呢?

美國承諾更加尊重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可以理解這一願望是要避免朝鮮成為失敗國家或美國的橋頭堡——也許能爭取對方加強在朝鮮問題上的合作,並在機會出現時默許朝鮮的統一。假如中國不過分違反尊重香港特區自治的承諾,華盛頓也可以對中國治港保持沉默。即使就這些問題及其他問題仍難達成正式協議,對話也可以讓兩國對分歧不那麼敏感。

三是兩國應重新考慮處理東亞地區多項領土爭端的方式。快速增長的中國傾向於放棄“和平崛起”戰略,並積極推動其領土主張,這並不令人感到奇怪。但當前政策的肇始者也許正是美國政府,因為它無意間把中國的鄰國聚攏到了一起,並讓它們倒向美國。

反過來,美國也應考慮自己準備為亞洲盟友的利益投射多少力量。遲早,預算危機將迫使軍隊進行裁減。美國官員不願意後退,但他們將發現在中國邊境周圍對它加以控制會越來越困難。

兩國政府正在冒陷入一場危機的風險。北京明白它與美國關係的重要性,但華盛頓的注意力卻放在其他重要性有限的爭端上。無論俄羅斯還是伊朗都不是美國統治地位的有力挑戰者,但中國是。在更嚴重的衝突出現之前,兩國必須糾正彼此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