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美國大選 中美關係 全球治理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 吳思科 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

「亞太再平衡」:五角大樓再布局

2016-11-04

在美國大選進入關鍵階段的時刻,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9月29日在停靠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港的“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上宣布,美國的“亞太再平衡3.0”戰略正式啟動。卡特在講話中強調,亞太是“攸關美國前途的最重要區域”。

確實,當今的亞洲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但與之相伴的是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交織造成的風險。一方面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潛力,一方面安全威脅有增無減。如此矛盾的兩面,正是當前亞洲的真實寫照。近期,卡特就美在亞太軍事布局方面頻頻發聲,既是老調重彈也是老調新唱。

眾所周知,國家政策特別是國家戰略的制訂、修訂和升級應是一國政府的職責,而不應是軍方事務。作為美國重要國家戰略的“亞太再平衡3.0”的啟動,卻是由美國國防部長來宣布和多次解讀,這樣的做法令人費解。

對此有分析認為,近期美國戰略如此多驕也許同美國大選有關。在美國大選進入關鍵投票階段,卡特作為美國軍方的高級領導,以美國國防部長的身份宣布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進入“第三階段”,實際上達到了劃線站隊效應,這將直接引導美國選民們認為,美國軍方在軍事和對外政策領域是全力支持前國務卿、現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

相較美國內政,更值得注意的是,五角大樓無視中國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在多個國際場合將中國描繪成威脅亞洲安全的獨行者,這嚴重模糊、混沌了當前亞太安全形勢的重點。

S2.jpg

事實上,一方面,美國不尊重沿海國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置國際法於不顧,在別國領海實施所謂“航行自由”。另一方面,美國不顧亞太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基本願望,在亞太刻意製造安全恐慌,激發軍備競賽。美方一味推行構建亞太軍事同盟的做法,同亞太人民和平安全的基本需求背道而馳,製造和加大了亞太國家間的隔閡,改變了亞太地區國家關係的總體走勢。

二戰至今,冷戰思維、零和思維依然左右着美國政策的方向,以犧牲他國安全為代價,謀求美方自身的單極霸權和絕對安全,依舊是美國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對此,美國軍方曾在多個場合有着充分表白,即要堅定高舉強化軍事同盟的大旗,在全球多個地區追求高度武力威懾下的絕對主導和單極霸權。

同時,也有亞洲個別國家打自己的小算盤,期望通過同域外大國結盟的方式來把控亞洲安全大局,無視甚至損害與地區國家長期努力共同建立起來的信任基礎,孤注一擲地期望擴大和鞏固美在亞洲的軍事集團。而事實上,在如此軍事高壓之下,亞洲在安全領域將呈現出脆弱化和碎片化的局面,這非但不能實現基本的安全訴求,反而將整個地區置於軍備競賽的危險境地。

其實,維護亞太和平和海上安全是各國的共同的責任。每一個亞洲國家領導人應當思考:秉承冷戰思維、零和思維,以武力主導的安全保障又能維持多久?始於外部軍事干涉的中東動蕩持續至今,在反恐以及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問題上,均暴露出美國政策謀求私利的實用主義。在多國出現政權更迭後,一些國家長期陷入內戰,造成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而美國卻淡出中東,大舉挺進亞洲。跌宕多年的中東局勢表明,基於一己之私而劍指他國,最終既不會解決本國的問題,也不會得到其覬覦的外部利益。

S3.jpg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以軍力開路的“亞太再平衡”,不會給亞太帶來真正的安全、穩定和繁榮。實現和平與安全唯一的道路是努力深化戰略合作,走向共同安全。當前世界總體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無論是全球性挑戰還是地區性衝突都呈現出上升勢頭。尤其是恐怖主義等安全問題交織發展,其複雜性和難度已經超出一個國家的應對能力範圍,需要世界各國團結應對。但令人遺憾的是,美國的強權政治不合時宜地扭轉了亞太國家的努力方向。但隨着地區緊張局勢的加劇,其後果也不會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

其實,美國和亞太地區國家命運與共,同屬全球安全共同體。中美只有結合全球局勢,以大視野看待亞太安全形勢,積極創新安全理念,才能用好現有的各類安全合作與對話機制,推動構建具有亞太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共同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太安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