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簡體繁體
【熱點話題】:中美關係 貿易戰 全球治理 COVID-19 氣候變化 脫鉤
中文英文中英對照

美中技術產業彼此不相容

2018-02-06
S2.jpg

在美國,消費類技術領域主要被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和微軟幾家大公司壟斷。中國主要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和小米。在全球許多市場,這些公司是直接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和阿里巴巴正在新加坡和印度爭奪客戶,百度和谷歌在巴西正面交鋒,騰訊微信與臉書WhatsApp在東亞各國對決。而在它們各自的國內市場,這些公司與對手的競爭從來都相對較少。

部分原因在於,眾所周知,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阻止或扼殺美國的幾大在線服務商,包括臉書、谷歌和推特,這使中國市場只對上述企業的中國同類公司自由開放,並迎合國內人群。與人口較少的小國不同,中國根本不用擔心它的國民能否獨自撐起全新的社交網站或搜索引擎。中美在全球技術經濟領域的地位獨一無二,它們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擁有足夠強大而穩定技術產業的國家,可以阻撓主要海外競爭對手,而不必擔心本國公民享受的服務大量減少。

當然,不是所有美國技術公司都被中國排斥。蘋果和微軟在當地的業務穩定,亞馬遜在中國規模不大但一直存在。但是,如果說中國政府至少願意讓一些外國企業與本國科技巨頭競爭的話,美國政府是否如此就難說了。今年早些時候,就在中國電子產品製造商華為公司快要達成協議,與AT&T合作在美國銷售智能手機時,美國政府介入並勸說移動運營商不要繼續這樁交易。

華為是美國政府直接插手反對的第一家中國技術公司,也是第一家似乎已經摸到打入美國市場門路的中國技術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鮮有耳聞,就算比對手更成功地吸引了美國用戶的微信,也還在努力爭取能讓美國用戶像中國那樣普及。

中美兩國政府都表示,阻止或限制對方技術公司的決定是出於國家安全關切,而不是經濟動機。中國封鎖美國社交媒體網站的理由似乎是,這些網站有可能幫助政治反對派進行溝通和組織,或散播可能危及或損害現政府的信息。美國方面對勸阻華為與AT&T達成協議的解釋是擔心中國政府出於情報目的而利用華為手機。

毫無疑問,這些擔憂有一定道理。中國政府確實擔心臉書這樣的網站被用來組織抗議活動,或Google這樣的網站傳播政治有害信息。同樣,美國政府也有理由擔心華為設備的安全性(從幾年前開始他們就特別準備拿華為安全問題說事,國家安全局自己就曾出於間諜目的試圖破壞華為設備)。

但除了安全關切,要說這些國家處理對方科技巨頭的決定與主導全球技術產業的經濟之爭毫無關係,那是不可能的。在1月份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提到中國雄心勃勃的2025年高科技產業發展計劃時,認為它是對美國的“直接威脅”,可能通過商業間諜和竊取知識產權的手段來實現。羅斯聲稱在技術領域中國企業與美國競爭對手進行着不公平競爭,暗示美國政府有意繼續代表國內企業進行干預。

商用技術領域已經被少數幾家大公司把持。如今,有意義的監管重點是網絡經濟的壟斷趨勢,以及它所導致的這些公司依仗勢力限制競爭。也許,大多數公司都無力與蘋果、谷歌或臉書一較高下,除了它們的中國同類公司。

中國政府對美國技術公司的態度,以及如今美國政府對中國技術公司的態度,其令人驚訝之處,是它們不願意國內哪怕出現一點點競爭。在全球其他許多國家,消費者實際上對不同技術公司和服務有更多選擇,因為美國公司和中國公司用不同手段爭奪客戶。但這種競爭在美國和中國不見蹤影,藉助各自政府之力,它們的本國企業都打敗了自己的海外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