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報:朝鮮試射導彈,北京拒絕華盛頓的指責
在朝鮮宣布成功進行了一次中遠程彈道導彈試射之後,中國表示反對朝方進行發射活動,但拒絕了美國對北京的批評指責。美國認為在遏制朝鮮發展導彈和核武器方面,中國應該有所作為。巧合的是,朝鮮2月12日試射導彈之日,正是美總統特朗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晤之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13日的發佈會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共同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並表示中國將本着「負責任和建設性的態度」參加安理會的相關討論。面對朝鮮可能試射洲際彈道導彈的威脅,特朗普政府也面臨壓力,需要制定清晰的對朝政策。一旦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成功,將會大大提升朝鮮手中的砝碼,因為洲際彈道導彈可把美國本土納入打擊範圍。
-
路透社:2016年中國鋼鐵產量有增無減
據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在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大背景下,去年中國鋼鐵行業的產能不降反升,凈增3650萬噸,相當於巴西全國的鋼鐵產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和消費國,中國曾在去年年初宣布要在未來5年內壓縮1.5億噸粗鋼產能,以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低價出口問題。在中國北方地區,大量無序發展的小鋼鐵企業的違規排放,被視為嚴重霧霾污染的元兇之一,因此化解鋼鐵產能正好與治霾計劃的目的相一致,被寄予厚望。
-
The National Interest:為何中國在南海島礁的軍事設施會如此危險
據美國的亞洲海事透明倡議估計,通過填海造島行動,中國在南海共新造了3200英畝的土地。中國曾宣布,南海的領土開發純粹是為了民用目的,包括為漁民提供救助和促進海洋科研等。然而,在南海島礁上,中國已經建造了飛機跑道,並部署了防空防導武器等。在南沙群島的華陽礁上,中國已經建造安裝了高頻預警雷達系統,用以監測飛入該空域的飛機。在永興島上,中國已經部署了HQ-9遠程地對空導彈。儘管南海地區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但這裡防守起來難度很大,戰時極易被瞬間摧毀。對中國而言,島礁設施只能被視為臨時措施,以靜待中國海軍軍力的增強,能確保在該海域的長久軍事存在。
- 【金融時報】新浪微博市值超越推特
- 【衛報】五律師起訴京津冀政府治霾不力
- 【美聯社】汽車購置稅提高,1月中國車輛銷售走弱
- 【彭博社】涉華股指升至2015年來的新高,市場一片歡欣
- 【美聯社】中國稱朝鮮試射導彈的根源在朝美和朝韓的矛盾
- 【華爾街日報】商務部長羅斯將保留其在中資公司的股份
- 【彭博社】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猶如一套字母代號語言
- 【路透社】美日首腦會晤涉及爭議島嶼,令中國分外不悅
- 【金融時報】大連萬達考慮收購德國郵政銀行
- 【紐約時報】中國國企勢力無處不在
- 【福布斯】互聯網巨頭百度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
- 【Quartz】誰持彩燈當空舞 - 千架無人機同時升空歡慶元宵佳節
- 【華盛頓郵報】霧裡看花:中國削減鋼鐵產能
- 【財富雜誌】比爾·蓋茨開通微信賬戶,與中國用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