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時報:美專家支持特朗普在貿易上對華強硬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表示,他們支持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對華強硬,認為華盛頓有必要改變策略,以解決越發不平衡的中美經貿關係。就在人們擔憂特朗普可能會與中國打貿易戰之際,這個由學者和前官員組成的專家小組又火上澆油,支持特朗普對華強硬起來。在他們提出的報告中,專家們表示,中國的保護主義和重商主義色彩越來越重,在外交努力和溫和的貿易措施不能奏效的情況下,美國別無選擇,只能對華強硬。亞洲協會的中國專家夏偉(Orville Schell)表示,「(中美)關係在不少領域都非常失衡,貿易和投資領域最為突出。」 至於特朗普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專家們並未明確表示支持。
-
路透社:商務部:美對華商品課以重稅來『抹黑』中國
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2月8日表示,在中美貿易糾紛案中,美國裁定的稅率畸高,「這除了抹黑中國之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被美國課以重稅的中國輸美產品包括鋼材、化工產品和太陽能板等,王賀軍稱美國徵收重稅的諸多做法是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在媒體吹風會上,王賀軍表示,預計今年中美貿易糾紛可能會更多,美國徵收的稅率可能會更高,並稱中國對此「已有思想準備」。
-
The Diplomat:美國制裁伊朗:對中國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在伊朗試射中程導彈之後,美國特朗普政府在2月3日宣布了對伊朗新的制裁措施,決定對25家與伊朗導彈項目有關或者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提供支持的公司和個人進行制裁。新的制裁不僅會挑戰並傷害中國在伊朗的利益,還會影響到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計劃。最直接的影響當然是在經貿方面,但更嚴重更長遠的挑戰則是政治方面的。考慮到以伊朗為代表的什葉派和以沙特為代表的遜尼派之間的分歧與競爭,美國新的制裁措施只會加劇中東的政治競爭,而非緩和它們之間的矛盾。對中國而言,為了實施「一帶一路」計劃,重要的是要保持中立。新的制裁措施不僅是對中美關係的挑戰,也是對中伊關係和對在中東實施「一帶一路」的挑戰。
- 【彭博社】香港股市今年將引領亞洲市場
- 【華爾街日報】中國造船企業遭遇寒冬風光不再
- 【美聯社】大陸將出台新政吸引台灣同胞
- 【紐約時報】煤變氣工程或影響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 【路透社】消息人士稱中國將邀請英國參加一帶一路峰會
- 【華盛頓郵報】全景相機鏡頭下的北京霧霾
- 【華爾街日報】中國地產買家湧入西雅圖
- 【金融時報】中國養殖場或在濫用抗生素
- 【每日電訊報】富裕的中國人飛赴墨爾本實施胚胎移植
- 【彭博社】韓國樂天集團主題公園項目被叫停
- 【Quartz】中國耗資1萬億美元打人民幣保衛戰
- 【福布斯】馬雲給出美國喪失工作機會的原因不無道理
- 【Foreign Policy】調查發現中國年輕一代的民族主義傾向在減弱
-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韓國堅持要部署薩德系統,中國針鋒相對堅決反對
- 【Business Insider】受中國消息的影響,比特幣突然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