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1
-
美聯社:1月製造業PMI位於近兩年來高位
中國國家統計局2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3,為近兩年來的最快增速。製造業PMI活躍和增長得益於龐大的政府投資和銀行信貸規模的暴增,使得經濟活動在新年伊始時保持穩定。1月份的製造業PMI讀數略低於去年12月份的51.7。由於政府努力遏制快速攀升的債務率和居高不下的房價,因此專家們普遍預測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說,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降低到6.5%。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普里乍得認為,新公布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裡開局不錯」。但他認為,「重要的問題是,現在的強勢是否能夠繼續維持。考慮到近期的復蘇主要得益於貨幣和財政政策,而這些政策正在收縮,因此我們對能否維持強勢持懷疑態度。」
-
福布斯:中國新一輪的開放政策
1月17日,即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大力捍衛經濟全球化之時,國務院發佈了由李克強總理簽署的《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以進一步提升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由於是以通知的形式發佈的,因此並未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通知強調了這樣的概念,即「利用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和開放型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出的藥方也並不新奇,即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創造公平競爭環境、進一步加強吸引外資工作等,「以開放發展理念為指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國務院稱中國需要提升外資使用質量,放寬外資准入領域,培育創新能力以及發展和引進人才等。為實現這些目標,中國需要外資和海外技術。難道這只是中國做出的一種姿態而已?並非如此。第一,這一通知並非針對海外讀者,而是為了政策的落地生根。第二,巧合的是,這一通知的發佈日期恰巧是習近平在達沃斯演講之時,背後的故事是中國是否準備好了在國際舞台上承擔領導角色。
新 聞
- 【彭博社】候任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稱特朗普對人民幣升值速度感到驚訝
- 【華爾街日報】1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指數略降
- 【The Telegraph】貨幣戰爭:哪些國家在操縱市場?又是如何做的?
- 【彭博社】1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繼續保持穩定
- 【紐約時報】特朗普顧問與中資公司達成資產出售協議,引發多方關注
- 【金融時報】iPhone在華銷售上漲,蘋果在中國市場仍面臨挑戰
- 【路透社】美新防長將出訪亞洲,關注重點是中國和朝鮮的威脅
- 【BBC】社交媒體稱100多個國家對中國遊客免簽?願望是好的!
- 【華盛頓郵報】特朗普關於日本和中國貨幣的談話震動市場
觀點評論
- 【Business Insider】中國面臨第二十二條軍規式債務處理困境
- 【The National Interest】中國如何看待美海軍的『海上獵人』無人艦
- 【The Diplomat】中國尼泊爾關係升溫
- 【華爾街日報】中國風力發電量屢創新高,但都被白白浪費掉了